碎碎念37: 给孩子最大的托举就是言传身教 谨言慎行

参加学校的讲座,以为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但近2小时的全程听下来,尽然觉得时间过的很快,老师的Ppt就10几页,每页上面也是寥寥数字,所有的精华都在老师的大脑里,通过非常接地气的案例将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融合其中,受益良多,分享2点感悟。

关于言传身教: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寄托了你的殷切期望,帮你完成你未能完成的梦想?还是期望孩子功成名就,帮你在外人面前争回面子,从此带着全家实现层级跨越?还是希望孩子成为她自己,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呢?

我想很多人都会说当然希望孩子成为她自己呀,但现实中,却会为了孩子一时的成绩一时的行为而感到难过生气失望甚至愤怒,往往会忘记初心,极力的去打压孩子。记得老师说一个好孩子,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好的身体,好的感受,好的想法,好的行动。而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中的一些,特别是感受和想法,我们仅仅会看到身体还有行动。

言传身教是什么呢?就是你期望孩子有个好的学习习惯,好的生活习惯,那在家里你是不是也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你期望孩子内核稳定,那在家里是不是也需要保持淡定,不会竭斯底里也不会突然发疯呢?期望孩子认真对待学习,是不是你自己也需要认真对待工作呢?遇到问题,你可以跟孩子共进退,就算不会解题,也可以帮孩子理清思路,给予方向呢?你天天在家就躺平,天天喊着有多累,一有时间就刷手机,那孩子是不是也会松懈,也会累呢?

语言可以温暖人,给予力量,同时她更能伤人,有些让人一辈子都很难走出语言带来的伤疼。特别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语言比行为更伤人。痛打一顿,也就是一时的疼痛,可能一段时间就好了,娃也不记得了。但如果是语言暴力,那就真的是心疼,心理上的痛苦比起身体上的痛苦那要严重的多。很多人现在说走出原生家庭,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应该大部分是收到了语言上的暴力摧残……

好好跟娃说话,好好做自己、把孩子还给孩子,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