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专的同学群里,班长说:九几年末的大中专毕业生是有编制的,发改委承认当时毕业分配的名额已经全发给了地方政府,但是地方政府把这些名额卖掉了。
我们反映平淡,我们毕业了已经18年,即使地方政府承认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也不报太大希望有什么补偿。
当时入学时,还是干部身份,把粮油关系、户口等一并从镇上转出,转到学校,村里原本属于我的土地也随之收回了。
当时我爸特别高兴,开学的那个暑假,请了可能十几桌客,当时的形势,我毕业后铁定是事业编。
后来,2000年毕业时,就是高考开始扩招那年,我们已经被宣布是自主就业,以致于我回想起那个夏天我爸爸请客那件事,很不好意思,觉得当时办的太隆重,最后却是一粒尘埃。
毕业后,是我爸爸很煎熬的一段,终于花钱、想法把我安排到黄岛,为了把户口落到黄岛,还花了四千块钱的落户费。
那时他的工资可能是1000出头,四个月的工资,以工资增长速度算,相当于现在四万块。
那会北边有个楼盘是广厦花园,开盘是1370或1070元一平,现在那个地方得一万二了吧,以四平方的房子算,相当于现在的5万。
我老家是胶南的,和黄岛很近,其实黄岛区本来是从胶南的地盘上划出一块地,另命的名称。
前几年,胶南和黄岛两个区又合并,黄岛的主要政府部门也往胶南搬了一些,因为黄岛的土地太少,已经没什么可出让的土地供发展了。合并之后,胶南的房价蹭蹭上来,各种会展中心、公园、大学,也在慢慢建设,有人说胶南以后一定比黄岛好。
反正胶南的中学教学成绩是比黄岛好,我也在考虑要不要中学让孩子去胶南上。
在时间的长河里,谁能说下一步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