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始于乾符五年(878年),终于中和四年(884年),因其前期曾与王仙芝合作,又可视为王仙芝起义的后继,故又称“王仙芝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
黄巢之军,以机动作战的方式,避实向虚,走遍今日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并一度攻占了唐朝京师长安,草创了自己的政权,因而严重地动摇了唐朝的统治,给衰弱的唐军以沉重的一击,使唐军一度直接走向灭亡的边缘。
黄巢和他的军队,从表面上看,几乎打遍了中国,战绩如此惊人,似乎自然要归功于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归功于他部下的英勇战斗,但事实上,黄巢之所以能够横跨大半个中国,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唐朝廷,已经被整个官场所抛弃了!
假设处于大唐官僚的地位,不难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是朝政极度混乱,皇帝昏庸无能,文武官员都无法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最明显也是最令官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对义成节度使康承训的处置,他成功镇压了庞勋的兵变。
咸通六年(865年),唐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募兵两千人前往邕州,分出八百人驻扎桂林,约定三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多次食言背约,守卫桂林六年,守军仍无还乡希望。守军苦于服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率领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经艰难险阻,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抵达徐州,然后得到了周围民众的支持,声望日益高涨。
咸通九年,朝廷任命康承训为义成军节度使、徐泗营都督府参军,镇压庞勋起义军。第二年,康承训集结大军,又从吐谷浑、鞑靼、契丹、沙陀等部族征募大量精锐骑兵,再以沙陀军为前锋,击败哗变军,攻杀庞勋。
康承训是唐军的统帅,虽然因为功劳被封为河东节度使,但很快就因战功显赫而被朝廷以战功不佳等罪名贬去官职,流放偏远的岭南,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却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怎么能让官员保持忠诚呢?
在镇压黄巢起义的几个关键节点,唐朝的官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限制进攻和自保,而不是全身心投入。举个例子,黄巢军从广东一路北上,在荆门被山南道节度使刘巨容率军击溃,黄巢的部众大部分被俘,残部包括黄巢在内也溃散了。刘巨容被建议乘胜追击,彻底歼灭黄巢军,他说:“国多负人,难不赏之,事平则得罪,留贼以求后福。”
刘巨容的话可谓直截了当,表明了当地实力派的立场:假如解决了黄巢,自己必然会成为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相反,如果黄巢坐大将唐灭亡,那么就可以割据称雄,也可以以割据为生,加入新朝代,换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第二,唐朝的统治已是支离破碎,摇摇欲坠。
在黄巢起义前后,民变、起义、兵变频繁,声势浩大,而负责镇压的官军大多用不上,效忠王朝的军队中也只有少数人精疲力尽,以致于朝廷不得不下诏,派遣各地的刺史、观察使就地征募训练士卒,同时要求所有村庄都要备足弓箭、刀枪和鼓板,以防盗贼。
人民交税、服兵役劳役,国家提供公共服务与保障安全,乃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可彼时的朝廷,却明显地违背了这一契约,变相地承认在盗贼的普遍威胁下无能为力,基层的法律、秩序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自然只能面对瓦解与瓦解——你既然不能保障我的安全,为什么还要继续交税劳役呢?
总而言之,彼时的大唐王朝,在官僚主义眼里,已是病入膏肓,于是乎选择了“杀”它,即认为大唐王朝已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