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豫D双人舞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是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一篇经典佳作,它出自19世纪后半叶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之手,小说今天的课堂教学依然从小说三要素入手。
故事情节——构思巧妙
在学生解决了生字词读音释义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准确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的基本问题:
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情节曲折的小说是在围绕什么来行文?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又各是什么?
经过短暂的小组讨论交流,第一个问题,大家基本能够指出小说是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来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的 。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也能顺势概括出,
开端,是我们一家热切地盼望于勒,简言之,盼于勒。
发展,是父母热切赞美于勒,简言之,赞于勒。
高潮,是我们一家在去哲尔赛岛的船上遇到了于勒,简言之,遇于勒。
结局,是我们一家最终躲开、抛弃了于勒,简言之,躲于勒。
如果换种角度,你能简述小说的情节结构吗?如从逻辑角度,以因为什么,所以什么的结构来叙说故事。
学生因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回答很是积极。
有人说,因为于勒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不仅败光了自己的家业,还连累了我们一家,所以我们一家把他打发到很远的一座荒岛上。
还有人说,因为于勒寄来了信,说在海外发了财要回来报答我们,所以,我们一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
也有人说,因为于勒寄来了信,说在海外发了财要回来报答我们,所以,我的一个姐姐终于嫁了出去,我们一家还安排了一次海上旅行。
有同学很是机敏,立马站起来接着说道,
因为我们一家遇到了仍是穷困潦倒的于勒,所以,父母带领我们躲开了于勒,回来时改乘别的船,最终抛弃了于勒。
如果再以文中人物的心理角度去思考小说情节,他们对于勒如何期待,希望又是怎样破灭?
小说中的于勒先是一个花花公子,吃喝玩乐,挥霍无度,不光败光了自己的一份家业,还连累了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无赖,贼,我们终是把他送到遥远的海外小岛。于勒的一封信,让我们一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因为他不仅在信中说他发了财,而且说要回来弥补我们,报答我们。所以,之后我们一家海边散步时,父亲总是嘟囔一句永不变更的话:唉!于勒要是在这条船上该多好啊!
于勒的信也成了我们一家的福音书,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巨额财富,做了上千种花钱规划,其中就有这个去哲尔赛岛的旅行。当因我们买牡蛎而遇到了依然穷光蛋的于勒时,我们一家的希望如肥皂泡般瞬间破灭了。最终立即躲开于勒,并改乘别船,抛弃于勒。
围绕以上三个问题,深入思考并逐一回答交流,学生对于本文突出的情节构思巧妙的特点,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为下节课透过鲜活的人物形象看社会做好了扎实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