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点一下,朱毛会师之前,秋收起义中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重要将领。
在秋收起义队伍中,有些人活到了解放后,看到革命胜利的果实;有些人半路开了小差,放弃了“原始股”。但有更多的人,倒在革命前进的道路上。本文主要盘点在《毛泽东年谱》中出现的那些重要领导。
1、卢德铭
卢德铭(1905年6月9日——1927年9月23日),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卢德铭在1926年北伐中升任二营营长,兼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参谋长。
9月25日,工农革命军拂晓从芦溪出发,向莲花前进。由于军事侦察不力,敌情不明,部队出发途中,后卫第三团遭到敌军袭击,损失人枪各二三百。部队向莲花方向突围,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主力撤退而英勇牺牲,年仅23岁。
毛泽东非常痛心,向负有侦察责任的第三团团长苏先俊怒道:“还我卢德铭!”
2、余贲民
余贲民(1888-1933),湖南平江人。1922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党组织。
参加秋收起义之初,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师长余洒度,后来叛逃)。
到达井冈山之后,余贲民先后担任红军被服厂厂长、红军后方医院院长、财政部长等,还任过湘鄂赣红军军政学校的校长,培养过300多名红军干部。1932年底,在江西万载县的一次遭遇战中负伤。因受肃反关押,未能及时救治,伤口感染,1933年4月9日不幸牺牲。
——以上资料见《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2册
下图是余贲民使用过的望远镜(一级文物):
3、宛希先
宛希先(1906年——1930年2月24日),湖北黄梅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1营党代表。起义部队到达三湾后,宛希先响应毛泽东的号召,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革命到底的人。三湾改编后,任1团政治部主任兼1营党代表,并被增补为前敌委员会委员。
1929年1月,毛泽东带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宛希先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1930年2月24日,宛希先在江西永新县大湾,在因土客籍矛盾引发的内部斗争中被杀,年仅24岁。
4、朱云卿
朱云卿(1907—1931年),原名朱云,出生于广东梅县。1921年曾随叔父到印度尼西亚打工。1924年回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军校进步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
1925年10月参加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在战斗中机智英勇,受到周恩来的赞赏,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朱云卿率北江农军参加了南昌起义。 9月,又参加了秋收起义,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928年夏,朱云卿出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取得草坳、龙源口大捷。黄洋界大捷,活捉张辉瓒,都有他的指挥。
但由于积劳成疾,朱云卿到东固后方医院治疗。1931年5月,他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24岁。
5、张子清
张子清(1902年4月—1930年5月),名涛,别号寿山。桃江县板溪乡人。1925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广州政治讲习班学习,毕业后投身北伐。
参加秋收起义。在“三湾改编”时,张子清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3营营长,率部转战于湘南桂东一带,积极开展游击活动,先后攻克遂川、宁冈、新城、茶陵,迎来了井冈山初创时期的繁荣局面。1928年2月下旬,任扩建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毛泽东兼任师长)。3月中旬,张子清随毛泽东率第一团出发,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在草铺湾追击逃敌时,张子清腿部和左脚踝骨中弹负伤。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张子清由于腿伤不能随军远征,前委将他留下任红五军参谋长。同年春,湘赣敌军攻陷井冈山,张子清被护送到深山区,隐藏在一个被后人称为"红军洞"的石洞中。
不料连日大雪,交通断绝,随身带的一点干豆、竹笋都吃光了,饿了4天4夜,等到敌人撤退后,张子清才被背下山来。这时,他的伤势越来越重,体质也更加虚弱了。1929年春转移至永新县洞里村焦林寺隐蔽养伤,1930年5月,终因伤重不治牺牲,年仅28岁。
6、欧阳健
欧阳健(1902—1932)湖南华容人。北伐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 9 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任红 4 军第 31 团连党代表、第 3 纵队第 7 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井冈山和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后任红军大队、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委员,师长兼政委, 1932年3月7日,率红军三十七师在赣州城下血战敌军,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他是水口建党毛泽东亲自发展的6位党员之一,曾参与制订“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水口建党的六位党员中,还有陈士榘、赖毅,后来成为开国将军;另外还有刘炎、李恒、鄢辉三位,暂没有查到后来的情况。
7、何挺颖
何挺颖(1905年5月-1929年1月25日),陕西省南郑县(今汉中市南郑区)汉山镇何家湾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随毛泽东转移湘南农村,支持和协助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随毛泽东率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遵照中共中央和湘南特委指示,前敌委改为师委,毛泽东任师长,何挺颖任书记,率部参加三占永新、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等重要战役和战斗。发动井冈山军民,击溃国民政府湘赣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恢复红色政权中,参与整建党的组织、整训红军部队等工作。
1929年1月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1月24日在江西大庾战斗中身负重伤,次日随部队转移至广东南雄乌迳宿营,当晚转移途中遇敌突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8、伍中豪
伍中豪(1903—1930),湖南耒阳人。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考官,结识了毛泽东。
1926年7月参加北伐,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起义受挫后,伍中豪坚决支持毛泽东转兵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参加指挥大小战斗近百次,与林biao、黄公略一起被誉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三骁将”。
1928年2月,他率部运用围城打伏击的方法解放宁冈城。1929年3月,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同年5月,率部三次攻克龙岩,全歼敌陈国辉旅2000多人。6月,任红十二军军长,并担任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任红二十军军长、前敌委员。1930年9月,参加打吉安。1930年10月,伍中豪途经安福县城时突遭靖卫团袭击,弹尽援绝,壮烈牺牲。
这些人,如果不是倒在半路,活到解放后,至少也是少将起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