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

威廉-斯泰伦像

    《苏菲的抉择》  威廉-斯泰伦(1925~2006)年    美国作家

    该小说是以女主人公波兰籍移民,苏菲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她同美国犹太人纳森的深沉,热烈,变态,畸形的大吵大闹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悲剧的故事,以及同南方青年作家斯汀戈的爱情纠葛,生动而深刻地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上带来了灾难性的摧残,也无情地暴露了德国法西斯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令人发指的内幕,控诉了纳粹帝国的残杀无辜的罪行。

    小说是利用倒叙的写作手法,通过苏菲和斯汀戈的一次又一次地交谈,一点又一点地来展示苏菲的一生之外,还以不同人物的眼光和角度来探讨历史文化和犹太民族的问题,以及战后创伤的弥补反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丰富而又曲折复杂的社会,历史,人文,风情,风貌的画面。

    我以为,人在世上,不得不与时间,命运,社会,自然和上帝等,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相抗争,而且在这种种的抗争中,往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悲剧。人类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在这场人人都必须参于的不可逃避的抗争的悲剧中,波兰姑娘苏菲,虽然是经历无数次的努力,最终却也无法摆脱厄运的降临。

    苏菲在厄运的面前,先后有过几次自由或被迫的“选择”,第一次是在去集中营之前,她拒绝参加地下抵抗组织的活动,理由是为了不愿意失去她的两个孩子。第二次是去往集中营的列车上,一个纳粹医生强迫她在两个孩子中选择一个,另一个必须被送进毒气室。第三次是在纳粹的集中营里为了保住自己的最后一个儿子,用自己的色相与身体去诱惑德国的司令官,并勤勤恳恳地为纳粹服务,充满了罪恶感,留下了内心的创伤,成了纳粹的帮凶。最后一次是不愿意与作家斯汀戈一起去南方的家乡结婚,而是选择了在一座公寓里,与纳森紧紧地搂抱在一起,听着巴赫一张唱片上的旋律,在一种殉情的状态中一起走向了死亡。

    我又以为,苏菲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逃出男人的囚笼,她绝对地服从父亲,又用身体去引诱德国的军官,无自我地依懒着纳森,她是男性的猎物,性欲的对象。她的一生从来没有找到自由的自我,一直都是深陷在男人的第二性的附属物里。她的一生中没有一次自己的真正的选择,一直是服从屈服于男人,就算是仅有的一次自己真正的选择,或是真正地唤醒了女性的意识的,并付诸实际行动的就是抱着她所爱的人,一起走向了死亡。

    所以我在想呀,作者的写作用意是非常地明显的,就是选择一个年轻,漂亮,温柔,善良,精通德文,俄文,会速记,会音乐,情感炽热的,经历曲折的,温柔野性的,母性性爱的,理智任性的,笃信天主教的波兰姑娘呢?就是要让我们的读者们一起去同情,去关注,去探讨,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个至今都无法破解之谜,即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本应该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和谐的大家庭。但是人类却每时每刻地,无时不在地,生活在一个相互被迫害,相互被诋毁,相互被残杀的一个不和谐的大家庭里的一个命题。

    所以我又在想呀,其实作者在他的小说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请告诉我,在波兰的奥斯维辛的集中营里,上帝在哪里?答案就是,人在哪里?于是,苏菲就是一个现代人类意识的代言人,一个人类社会信仰失落而无法救赎的代言人,一个无法摆脱现实与理想的最后走向毁灭的代言人。

    小说中有一段原话,很能说明苏菲的选择,我把它抄录在此;“有一天我会明了奥斯维辛。”这是个勇敢却无知而荒唐的陈述,没有人能够说明了奥斯维辛。我所写的应该是;“有一天,我会写出苏菲的生与死,借以证明真正的邪恶永远也不会自这个世界消失。”奥斯维辛本身仍是难以说明的。然而关于奥斯维辛最深刻的描述,根本不是一个陈述,而是一个反应。问;“告诉我,在奥斯维辛,上帝何在?”答案就是;“人何在?”

    小说我看完了,该小说与另一本小说《安妮日记》一样,都成为了纳粹大屠杀文学的经典之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傲慢与偏见》 奥斯汀(1775~1817)年 英国作家 人们常说,当一个女孩的床头摆上了奥斯汀的小说,就说...
    晓地说阅读 2,600评论 0 9
  • 《蒂博一家》 马丁-杜加尔(1881~1958)年 法国作家 小说的主人公蒂博先生是一位巴黎的大资本家,...
    晓地说阅读 3,308评论 2 11
  • 《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 俄国作家 1846年,赫尔岑发表了他的著名的长篇小...
    晓地说阅读 4,077评论 5 23
  • 复活 托尔斯泰(1828~1910)年,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复活》是作者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前后花去了他整整...
    晓地说阅读 2,682评论 0 4
  • 买了一盒,八个夜光杯。 这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二首》的一首,全诗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
    苏心2017阅读 2,66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