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家长期住在荣国府一直有争议,有读者认为抄检大观园后,宝钗就搬出了大观园,薛家也离开了荣国府。事实上,薛宝钗为避嫌只是搬出了大观园,薛家并未离开荣国府。
薛家在京城有房屋,薛姨妈一家为何要长期住在荣国府?
一、王子腾升职奉旨离京
他母亲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是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方便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反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些?”
很多读者都质疑薛姨妈住姐姐家,为何不住娘家?其实通过上面一段内容的描写,我们已经知道薛蟠的舅舅王子腾升职奉旨离京,连薛蟠这个呆霸王都知道此时去舅舅家住不合适,薛姨妈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层。
原本薛家进京,没有收拾出房屋之前,住在王家比较合适。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小住几日很合适,但王家此时正准备王子腾离京的事,去住实在不合适。
薛姨妈怕住在薛家的房屋里,难以约束儿子薛蟠,毕竟薛蟠刚在南京惹下了人命官司,薛姨妈自然希望能住在姐姐家里,一来姐妹们好说话,二来也能约束儿子薛蟠。
二、与王夫人姐妹情深
薛姨妈与王夫人是一母同胞的姐妹,未出嫁前姐妹情深,出嫁后却分开在两地,很难见上一面,如今薛姨妈来京城,自然想要住在姐姐家,与姐姐叙叙家常。王夫人自己也希望妹妹一家能住在家里,毕竟王子腾离京,王夫人少了娘家人的往来,薛姨妈来了以后,刚好能填补王夫人所需要的亲情的慰藉。
薛姨妈自己肯定是希望住在姐姐家里,一来可以姐妹叙旧,二来也可以约束儿子薛蟠,三来还可以打点好宝钗的事。
薛宝钗这次入宫选秀不是选妃,而是选宫女,一旦被选中要入宫做伺候人的差事,幸运的话可以得到皇帝的宠幸,飞上枝头变凤凰,不幸的话就熬到二十五岁,出宫回家嫁人。
薛姨妈只有宝钗一个女儿,肯定舍不得她入宫做伺候人的宫女,如果宝钗入宫选秀是做嫔妃,相信薛姨妈肯定会帮助女儿入选。如今宝钗是入宫做宫女,熬到放出宫的日子,也错过了一个女孩最适合结婚的年龄,薛姨妈也是希望借助贾家的关系,帮女儿宝钗落选,这也是宝钗落选后,薛姨妈不难过的原因。
薛家是挂在户部的皇商,贾家是国公府,薛姨妈利用关系,肯花银子,应该很轻松的就解决了宝钗入宫待选的事。
三、为金玉良缘做准备
很多读者都认为金玉良缘是薛家的阴谋,也是薛家处心积虑设计好的一个圈套,目的就是希望宝钗嫁给宝玉。实际上,未必是薛姨妈提前设计好的,应该是宝钗落选后,薛姨妈希望女儿高嫁,将来可以成为薛家的依靠,毕竟薛家是皇商,缺乏政治地位,需要有强大的政治靠山。而古代近亲结婚民间是允许的,官方曾发文禁止,但私底下还是存在的。
王夫人和薛姨妈是姐妹,如果宝钗能嫁给宝玉,对王夫人来说也是亲上加亲,自然应允。只是宝玉的婚事不同于其他兄弟姊妹,需要由贾母做主,贾母希望宝玉晚一点结婚,希望他多读书,将来可以光耀门楣。
至于宝玉结婚的对象,很显然贾母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六岁被她接来寄养的林黛玉。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刘姥姥进贾府那一回,姐妹俩在一起长篇大论的聊天,而随后薛姨妈就托周瑞家的送宫花。宫花很可能是宝钗落选的证物,如果宝钗在一回得到确切的消息落选,那么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俩在一起聊天的内容应该会涉及到宝钗的婚事。
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王夫人喜欢宝钗稳重办事得体,薛姨妈对宝玉的身份和性格也都十分满意,姐妹俩商量后,有意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恰好宝钗项圈上有一把金锁,癞头和尚送的,曾说要遇见有玉的人才方可结婚,有了这个传奇故事加持,金玉良缘在贾府慢慢传开。
若说金玉良缘有这种说法,书中也有一个人物,也有金器,也能符合金玉良缘的说法,那就是史湘云。史湘云自幼和宝玉一起长大,二人青梅竹马,史湘云有一个金麒麟,而且是自幼佩戴在身上的,完全符合金玉良缘的传奇说法。
可见,金玉良缘这样的说法有些荒谬,只是王夫人信了,薛姨妈夸大了这里面的作用,也是希望借助这个事情,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宝玉。要说薛姨妈是提前设计好的阴谋,可能性不大。但她却利用了这件事,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让女儿成功嫁给宝玉。
既然要给女儿谋姻缘,薛姨妈就不可能住在薛家自己的房屋里,她住在荣国府,既能约束儿子薛蟠,又能促成女儿宝钗的姻缘。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