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后期是中国数百年大乱绵绵不止的时代,陶弘景先生毕生在假恶丑的大环境中闪转腾挪,一心追求真与善与美
记得初识先生,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答谢中书书》一篇,这是陶弘景先生写给谢徵的,那时读来,感觉先生通篇写的的是自然山川之美,不明所回答何意,直到去读了先生的生平,发现了一颗超凡脱尘,俊逸畅然的灵魂
齐高祖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陶弘景赋诗作答,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潇洒自乐的态度跃然纸上。或许自陶隐居自挂朝服于神武门鹿市,径出于东亭而行之时,他的心早就归属了天地,他要走,是意有所属。到后来梁武帝萧衍请他出山辅政,他以两头牛入画婉拒,才有了“山中宰相”的佳话。他的一生堪称之为一段传奇,不在于他与帝王朝政的联系,而是在于个人思想追求上的奇妙历程。
陶弘景先生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记得曾看过他写的“万物森罗,不离两仪,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其实里面就道出了先生主张佛道双修,儒释道三教并包的思想
作为现代教育出来的学子,最欣赏也倍感兴趣的大概是他遍游名山大川,到处寻求灵异的传奇故事吧,东行浙越至会稽大洪山,上余姚太平山、始丰天台山、瑞安福泉山……俳徊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咏为乐的情志雅趣令人心而往之。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行走的乐趣绝对是于万卷书中所体会不到的
倘若陶隐居只是于山水之间玩乐,那么《本草经集注》就不会出世,从野史记载的一些趣闻轶事之中尚可窥见陶先生喜爱调查研究,并终生保持着严谨治学的精神,他虽畅意于山野,却仍怀瑾握瑜,他的快乐在于从内里寻得,一生未娶,僻地隐居,出游天地,遍访道友,曾己之修行,我眼中的陶弘景大概同是一个潇洒畅快,“以中有足乐”的寻道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