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乞巧仪式衍生出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带来了乞巧仪式?
换一种方式提问:七夕,首先是纺织节还是情人节?
先来看一张网络流行的七夕想象照,很浓的浪漫,却有很大的错。
错在哪?错在月亮。满月意味着团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理想的中秋节,是天上月圆,地上人聚。但天上那对苦人儿相聚的时候,月亮偏偏不是圆的。不信,今晚出去看看。
为什么不能是满月?因为“月明星稀”,要看清银河和星星,月亮必须不那么耀眼。
有人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起于汉朝,可是有证据表明,早在春秋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很可能就已经传播,《诗经·小雅·大东》的部分诗句里,透露着数千年前的信息: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什么意思?不太清楚,早在汉朝时候,人们理解这些诗句的时候,就大半是猜测和想象了。但我们从诗句里清晰地看到了银河,看到了织女星和牵牛星。
汉朝留给我们的诗句,则像昨天刚刚写成那样亲切,那样生动,但也许是他们只不过是“翻译”了那古老的诗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一样的银河和牵牛织女星,在这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与其说它是在描述天上的星辰,不如说它是在刻写有情不能相聚的悲伤——而这样的悲伤总是无比美丽的。
到了北宋,秦观的《鹊桥仙》最诗意地表达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快乐和痛楚: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然而,这也无非是借牛郎织女的酒,浇自己心中的块垒:不是热热烈烈地爱过,不是轰轰烈烈地离别过,又哪里写得出这样动人心魄的词句?
但这时,男欢女爱或者说痴男怨女完胜,男耕女织或者说牛郎织女完败——牛郎织女已经是两个抽象的名字,而不再是两种最普遍的职业,秦观的诗句里甚至完全不再出现牛郎和织女,因为耕种和纺织,对诗人来说已经不再高贵与美丽。
毕竟,所有的生命都会成长到爱恋与思念,纵然贵为帝王的唐玄宗和杨贵妃也不能例外。但只有最贫贱的农民家庭,还依然男人是耕田的牛郎,女人是纺织的织女——不对,多数女性依然需要女红(读工),只不过,手里拿的不一定是梭子,而更普遍的是剪刀和针线。
所以,在每个女孩快成长为女人的时候,依然需要祭拜织女,向她乞讨心灵和手巧。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为什么望的不是织女星,而是秋月?或者是星星难以找见,月亮就容易得多;或者,从一开始,拜的就是月亮,因为这七月初七的月亮就像是织女手中的梭子。
就像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是新火节,但只有最普遍的祭祀祖先与春游,才能让它永久生存,而介子推的故事,则能让它有血有肉。
七月初七乞巧节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才如此有血有肉?
也许,《诗经》里的牛郎织女四字,还不是一对痴男怨女,而是光辉渐渐黯淡下去的耕种男神和纺织女神。
毕竟,男耕女织在远古并不是两种卑贱的职业,而是伟大的发明。
周朝的创族祖先是弃,他的官名(也许是谥号)叫后稷,意思是管理农业的人。而中国对人类的农业贡献,一是北方对粟和黍的驯化,一是南方对水稻的驯化,它们大约都开始于一万年前——炎帝和神农的传说,就是那古老时代的模糊回声。耕牛,在农业化的道路上,曾经是比狗和马更珍贵的牲畜。
而传说中黄帝的正妻是嫘祖,也就是蚕业的始祖——也就是,她才是虚构的第一个织女。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曾经是全世界称呼我们的名字(后来这个名字让给了瓷器和茶叶)。
当然,织女纺织的,除蚕丝以外还有麻,羊毛,以及很久很久以后从印度和阿拉伯传入的棉花。
也就是说,最开始耕种与纺织的,恰恰是我们的帝王——因为新的发明与创造,让他们的部落繁荣昌盛,成为大地的主角。
但为什么这个节日定在秋天呢?有人说,这是因为秋意渐起,该提醒人们织布和裁衣了。还有人说,因为这个时候天高气爽,看得见银河和星辰啊。
其实这样的节日往往是许多因素的巧合,从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以及未来的九月九,中国人把每一个阳数重叠的日子都变成了重大的节日,七月七又怎么能够浪费?
至于庆祝什么,随便吧。秀恩爱或者诉衷情,拜月亮,乞手巧,读诗词,掉书袋,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