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作业就把许老的《原因和目的》一篇给抄了一部分,基本是对于目的观的理解,今天的作业看来要换个角度来阐述。老师发的那个化妆视频前两天看到过,感慨了一下现代易容术的伟大便抛诸脑后了。“切记肤浅”四个字让大家发言有些紧张,我也觉得自己怎么思考都是肤浅的,表象和真实的关系?视频中美女的自信面对自己真实的面目并勇于展示?化妆是为了什么?良好社会化的表现?外界评价对个体内心体验的影响从而调整行为?
继续翻书到下一章《行为的效应》中说到行为的效应有客观效应和主观效应,主观效应指的是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心理活动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内心体验。“在社会条件相对稳定(没有什么大的急剧变化)的一段时期里,个人行为序列中良好的自我调节之一个必要的环节,是行为者的主观体验。一切客观效应都要通过体验这个环节,才能对下一步行动有所影响,人们也往往根据体验来对行为作出符合自我需要的选择和取舍(即良好的自我调节)。”化妆可以视作对社会审美评价的内心体验的主动调节过程。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肯定和资源,并且更加自信,其实和曾经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情形相去不远。一个乐于化妆的人,往往更具有亲社会的一面,并愿意积极提升自己的形象,这是个良好的调控。况且,能通过化妆就达到易容的效果,也可以不必冒着整容这个风险了。“女为悦己者容”,其实更多的是认为自己是值得被喜欢的,内心对自己也存着爱意的,性别意识更加突出,也更加享受自己的性别。(等等我先去涂个口红,越写越觉得自己不配做个女人,或者也太不亲社会了……)
还是讨论因果观和目的观吧,早上转发老师的文章之后,有个小盆友质疑了半天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他引用了很多赫拉利的观点,认为“生命不过就是一堆物质的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你只要掌握了这些物理作用或者化学反应,你就掌握了生命。你只要改变这些物理作用或者化学反应,你能完全能掌控或改变生命的感受感觉”,“生命的本质就是基因的排序、编码和算法”,将人等同于物化了,包括意识也只是一种妄想。这个观点用之前的具象化思维就可以评判其缺陷,将身心对立、将物质和意识对立,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对立,其实也是一种决定论。决定论其实又倒向了宿命论,虽然赫拉利对科技的推崇,但是他这部分观点,认为科技(主要指算法)可以统治人类,却忽略了人类所发现的算法规律,这部分直觉的系统是科技无法超越的。后来用老师说过的“未来决定了现在”来进行辩驳,不管学生能理解多少,至少能让他乖乖滚去学习看书,就证明了他的自由意志还是在起着作用的。
假期基本每天上午陪着娃儿练琴,一个小时左右,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控制,有时候是坑蒙拐骗,有时候是威逼利诱,昨天开始小家伙又面临新的挑战,小手在琴键上的位置开始不固定了,她就不能看着指法来认谱了,从昨天的哼哼唧唧到今天的嘻嘻哈哈,我挺有成就感的,为她这点儿小就能耐着性子跟随我慢慢练习,也为我能耐着性子没发火儿带着她慢慢向前。用了内外两种奖励,发现最好的奖励,是她发现自己能学会,那种满足感会让眼神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