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天】不能乱解释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育心丽谦•时间管理100天挑战营”第56天

一、学经汇报:

宝贝年龄:7岁4个月

学经周期:6年8个月

学经人员:妈妈

【早起】5:00

【学习】1.通读《大学》1遍,累计第20遍

2.时间管理第56/81讲

3.《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99/101/103课

4.《学说集》3页

【锻炼】抡胳膊120下,蹲墙16个,闭眼金鸡独立左右各3分钟

【情绪】中和

【日记】不能乱解释

今天我和宝的一段对话:

宝:milk、water、juice这些为什么是不可数名词?

我:这些都是液体,一滴一滴地数不清楚,就不可数了。

宝:面包bread为什么也不可数呢?

我:因为面包有各种形状、各种口味,不像苹果、梨子那样有差不多一样的形状,不好数呀。

宝:这么说,桌子也有各种形状,书也都不一样,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都不可数了吗?

听他这么说,我就知道我又犯错误了,顿觉头顶有一大群乌鸦飞过。

我只好跟他承认: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些名词为什么不可数,外国人这么规定就这么记住了。我收回刚才的解释,你不要记住啊!

现在对这个小脑瓜提出的为什么,很多时候我都不敢直接回答了,因为我一说很可能被他发现漏洞,或者我自己也不敢确定我以为的正确答案到底对不对,怕把他误导了。我一般会很老实地跟他承认我也不知道或不确定,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偶尔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是在提醒我又自以为是了。

我能有这样的“觉悟”,完全是在育心平台泡出来的。育心经典的一个理念是,在学经的初始阶段只管素读原文,把原文读熟就好,不要管理解的事。对孩子的提问,如果自己没有绝对的把握尽量不解释。因为我们自己从小没有学过,对经典的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如果硬要撑着家长的面子做解释,结果很可能对孩子造成误导。

我们知道,先入为主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对于第一次输入大脑的东西我们一般都会印象深刻,所以大多数人会有“第一次情结”。而孩子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小脑袋瓜子就像海绵一样,给他什么就吸收什么,不加分辨地照单全收。如果我们给他一个错误的解释,他一样会牢牢地刻在脑袋里,以为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因为知道这个东西是这个样子了,惰性一般会让我们不再仔细地分辨或深入思考,第一印象就这么根深蒂固地驻扎下来了。除非以后有特殊的机缘,或者有明师点拨,否则可能一辈子活在错误的认知里而不自知。

每一个观念或认知都可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果我们无心地给孩子一个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错误的的观念,并因此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模式或行为模式,那我们能说当初自以为是对孩子负责的“教”是真的爱孩子吗?

这么说好像给孩子解释是多么大的罪过一样,其实不是的哈,不要紧张。

前面说了,在学经的初始阶段我们不提倡解释,但在过了这个阶段,也就是对经典原文烂熟于心的时候,我们和孩子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生活实践中产生自己的体会或感悟,这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交流,或者得遇明师指点,我们对经典的精神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用这样的认知来指导实践,会让我们少走弯路,更从容。

所以,面对熊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不是不解释,而是要智慧地引导,给他指明水源的方向,让他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密关系是一种完美的设计:在亲密关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重要的部分,即使是令人不悦的冲突与不适的情境。当你继续在感情...
    光的孩子阅读 702评论 0 1
  • 前几天计划着去新华书店买绘画本,但因推辞不了的饭局耽误了时间。乘着今天放假无论如何要去一趟,顺便儿子也要买些课外练...
    在水一方含阅读 300评论 1 4
  • 一生相遇 一生相许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怪的事情 人有时候一不留神就走错了路 遇到些奇怪的人 搞得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
    北国爱人阅读 311评论 0 0
  • 还记得。 我来到这里的那一天,阳光明媚得把一切染上明信片的色调。 拖着大大的行李箱路过教二池塘,汗水浸湿了两鬓。在...
    筱潇姑凉阅读 674评论 0 0
  • 12月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七点多一点我就赶快叫女儿起床,看老师发的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
    张辛语阅读 1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