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弋一
01
我是个笨人,这是我踏入所走上的路时,就知道的。
之前有老师说,你很努力,但不够聪明,其实能做的很快的,你向XX学,她做的又快又好,又不出错。那时候,我常常觉得压力很大。
但后来,这个做的很好的朋友,哭着对我说,工作固然做的好,但感觉自己正在被粘贴复制毁掉。我看着这位厦门大学的高材生,一瞬间明白了自己该走的路。
我确实很笨,别人用两三年走的路,我走了这么多年。但渐渐地,跟我一起走的朋友们都转行了,只有我还在苦B的一线坚挺着。
我发现,这几年我一直保持着写作的节奏,不会让自己输出太快太多,让自己的输入和输出尽可能保持同步。所以大多数时候,感觉日子过得很安逸。我习惯不打破自己。
直到最近,我再一次体会着自己很久没体会过的笨。我再一次,和自己发生了碰撞。
我的安逸,是被李砍柴和他的写作营、以及无数个以他名字命名的群打破了。我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再一次,与文字战斗着。
从传统媒体出来后,新媒体的革命摆在面前,深处时代的洪流,也意识到新媒体本身的饱和。大家都在分蛋糕,想着快速成名变现,感觉人人都很浮躁。
数据摆在面前,让我觉得无法坦诚面对自己,每当这时候,我都会敲开李砍柴的微信大门。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喜欢笨人”、“养号是个漫长的过程”。
每次听完这些话,上一秒处在压抑中的我,就像捏碎了100颗塑料泡泡那样,很解压。于是,我打算调整自己的节奏。
这几天,快速浏览让我没有静下心来阅读,常常是只知中心思想而忽略细节。我反思自己的问题,放下了心里的包袱——一定要获得怎样的结果才行吗?单一带着写作的快感和追逐乐子的死皮赖脸,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不能以书写本身为快乐的行为,都是对文字及自己的不尊重。
于是,我终于静下心来,重新读完了萧红的《生死场》。
这时候,我终于摸着熟悉的键盘,敲出了好多天没有写过的长文。
我又一次,记住了这种书写带来的力量:文字是流淌出来的,不需要刻意去想要写什么,它给了我最好的指引,内心也不再焦躁了。
02
其实,这种书写的力量我未没忘记过,它藏在我潜意识里,只是急速输出打得我措手不及。
原本我跟文字是朋友,但它突然成倍地包围在我身边,烦着我,打扰我,我就会讨厌它。但是,如果我跟它分开,又会非常想念。这是文字本身给我最大的体会。
而感受书写的力量,是它随时能在我写不下去时,给我的最大的惊喜。我把所有想说的话,都用文字告诉了日记本,留在了简书的日更里。
我从小学拥有的第一个日记本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记下了5本200页的日记。
直到后来某一天,我再重新翻阅,发现妈妈在这些日记本的隔断上,用油笔写下年份。
小时候,我很讨厌妈妈偷看我的日记,也因此大发雷霆。长大后,当我再一次回望母亲的这种行为,我想,她只是想通过日记本,来了解那个从小到大跟他们很少交流的女儿。
从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即便一直在本市读书,但我大半时间都住在学校里。
我与父母相处的日子,非常少。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是近几年多起来的。这造成我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太会跟人相处,总是小心翼翼、敏感细腻。
我想,这是上帝赋予我的财富,这种细腻带给我痛苦体验的同时,也让我始终能在一个群体中做好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不轻易去伤害人,更能迅速在一段伤害中脱身。
朋友们称我这种行为是洒脱,而我自己称这种行为是止损——我能一直单向付出,到我觉得可以停止的时候,不管对方有没有回应。但一旦停止,也完全无法再给予。
但是,在我没学会止损和抽身之前,伤害是一直伴随在我成长中的,是书写本身救了我。
在我很难过的无数个瞬间,在我觉得不能跟任何人交谈的时候,都是跟日记本说的。
有的日记本上,有大滴大滴眼泪打落留下的痕迹,字被晕开。但是,只要写完日记,整个人就觉得好起来了,这是书写带给我的治愈。
写作很自然地发生了,并且一直长在我的血液里。
03
人生完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从爸爸的老书里翻到的一本书皮被老鼠啃掉一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的插画我现在还记得——是黑色印刷体画出的带着刺刀、头盔的保尔柯察金,那一页裂了很大一个口子,导致一角失去了,我只看到保尔的半身。
读这本书是在非常幽暗的南房里,我透着窗户上浅薄的光线,读了一大半,手指被冻僵。我读得非常费力,但是一直读了下去,直到小朋友们冲进我家院子里大呼小叫地找我出去玩。那时候, 我大概10岁。
我把那本书放在四轮小单车后座上,但在生命尽头、就算瘫痪在床上,仍顽强写作的保尔柯察金,成为我脑海里定格的一帧,一直被保留到现在。
那天夜晚,和小朋友们跳皮筋跳累了,心里一直挂念着保尔柯察金,就偷偷拿了手电筒潜入南房,把书拿回主卧室去读。
很深的夜,父母仍没有回来,我读完那本书,又悄悄放回去。
那时候,南房是爸爸允许了,才会开放的,钥匙被爸爸藏在拥有紫色玻璃罩的书柜第三层,需要我踩着沙发的一角才能够到。
漫长的夜里,是读书消除了一个孩子的恐惧和寂寞。
04
高中的时候,我开始好好做精读笔记,会自己在本子上画插画,再写上一些幽怨的小故事和小感言,班里同学传阅后在上面留个言。我就这样,用文字维持着我们的友谊。
高二进了重点班,非常不适应,学习跟不上,也不跟班里同学相处。高三逃课出去打工。之前普通班的班主任,让一群同学来找我,他们拿着大熊、书之类的礼物,好像要救赎我这不良少女。
尚哥让大家先回,他就让我坐在他的电动车后座上,前座放着另一个同学送我的大熊,一路把车子开到新华广场上,一圈又一圈地带我绕着。
我至今还记得谈话内容,尚哥说,他家离学校很远,每天骑着电动车上学都要半小时左右。他父母做生意常年不在家,但是他一个人觉得霸占他爸皮质宝座特爽。
他说,人都挺孤独的,当初大家建议我学文,所有文科老师一起出来劝我,找我谈话,我硬生生学了理。现在,这样的路是自己选择,还是要走下去。
他带我绕着绕着,新华广场上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夜色变得很温暖。他把我送到我家楼下。
家里,依然是没有父母的漆黑着,我拿出他们送我的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被男主角的TMD抚慰着。直到父母回来,家里换上了明亮的颜色。
之后,我开始正常上课,好好读书了。
05
所有这一切,我都记在日记本里,那些没能说得出口的感激,和压抑在心底里年少的忧郁。我渐渐熟悉孤独的味道,并开始尽可能与之相处,后来,竟有点享受。
但这些天以来,书写本身带给我的舒适感正在慢慢消除,除了简书,好像其他任何自媒体平台,都不是随心所欲的。
在这条把写作变成工作的路上,我久违地,与我深爱的写作发生了碰撞。我觉得迷茫,觉得不认识它本身的模样。
我开始推翻惯用的写作定式,模仿着其他大号的痕迹,但往往写了几千字,就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了。那洋洋洒洒的几千字,都好像不对味,于是可能几个小时过去后,留给我的word文档,是满屏空白。
工作压力带给我睡眠不足和心理上的挫折感,让我无数次想要放弃。
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想砍柴大大说的话,他一开始就说“你会被虐哭的”“把喜欢的事变成工作可没那么容易”,我大概较着劲,所以无论如何也想爬起来战斗。
今天,我放下了这种战斗的姿态,平静地站在所有文字面前。于是,我又能写出来了,又能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然后,我比任何时候,都更能体会书写的力量。深感挫折的我,又再一次,被文字治愈。
也许,无论是保持自己本身书写的习惯,还是推翻后刻意练习,只要能坚持,都是面对和敬畏文字,最好的方式。
隆隆的风在我窗口震动着,我想,明天又能用平静的姿态,来面对写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