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月:独裁者与反独裁者

2018年1月份依次读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族长的秋天》、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XIV:基督的胜利》、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众心理学研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石黑一雄的中篇小说《远山淡影》、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共计5本书。

【1】《族长的秋天》(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轩乐 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族长的秋天》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说,也是马尔克斯自我肯定最高的一部小说,但我绝不会再读一遍了。

在我的阅读史上,也出现过另外一部非常好但不会再看的小说,那就是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因为他们除了碾压我的智商之外,还造成了我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不适。

读《一九八四》就像啃石头,很难连贯地深入进去,心情也跟着压抑沉重。读《族长的秋天》就像跌入滚滚东流的大河中,无论如何挣扎,也爬不上岸。只能任凭它以一股“腐朽的伟大”的力量挟裹着我,不做任何反抗,也没办法去思考,总之听天由命,到达它想到达的任何地方。

《族长的秋天》一个段落就是一个章节,几乎没有句号,差不多都是逗号。我有摘抄的习惯,但在读这本书时却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抄。它行文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每每读到亮瞎我双眼的词句想要抄下来,却向上找不到开头,向下找不到结尾。说他“排山倒海”一点也不夸张。

很多读者觉得难读,认为是翻译的问题,我觉得不是。因为我感受到马尔克斯在写这本书时已经到了癫狂的状态。作为译者的轩乐在翻译过程中想必一定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折磨,看一个读者评论说:“内容太过玄奥,看过之后大病一场。”我虽然没有大病一场,但也感同身受。

读《百年孤独》的时候,我没有感受到孤独,感受到的是热闹和此起彼伏。但读《族长的秋天》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了孤独,这种孤独深入骨髓。

“真相之后永远都有另一个真相。”

或许独裁者将军阁下借喻哥伦比亚政府(国家机器),母亲本蒂西翁·阿尔瓦拉多借喻传统的拉丁土著文化,合法妻子莱蒂西娅·纳萨雷诺借喻西班牙殖民文化。

【2】《罗马人的故事XIV:基督的胜利》(盐野七生 著/徐越 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个月读《罗马人的故事XIII:最后一搏》的时候还说罗马一没有小皇帝;二没有宦官。这个月读《罗马人的故事XIV:基督的胜利》就打脸了。罗马也是有小皇帝霍诺里乌斯的,10岁当上皇帝,其母摄政,而且有宦官优西比乌,他们也是加剧罗马帝国衰亡的因素。

在这本书里,盐野七生说:“我本人是一个不会被什么真神的教诲所打动的顽固的无神论者。即便是被威胁说死后会下地狱,也不为所动。因为没有人见过地狱,又何以证明它的存在。”

在宗教的理解上,我与盐野七生是一致的。

【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著/夏小正 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乌合之众”在中文里的意思是“临时杂凑、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属于贬义词;原版标题“Crowd”的意思是“群众、人群”,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通过相关方式而聚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是中性词;在我们实际生活和党政宣传中,“群众”又绝对是个褒义词,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群众”。中文版书名取“乌合之众”并不贴切,肯定是出于营销目的。

在文中,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对“Crowd”基本站中立客观位置,又褒又贬。

毫不夸张地说,大众的纯粹性破坏作用和加速病危或死尸腐坏几乎没有区别,因为他们的确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却不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
群体行为具有不可思议的极端——最崇高或者最卑劣;最正义或者最邪恶。

如果不是有意去研究心理学,作为一般读者,还是慎读心理学著作,一定要带着怀疑的精神去读,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去年年初,号称“国内心理学家系统透视中国国民性”的《巨婴国》一上市便掀起“现象级”阅读热潮,但很快被“下架召回”了。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屡屡觉得它“逻辑不通”、“结构紊乱”、“案例失当”、“表述不准”,章节之间缺乏连贯性,存在重复论证,多处强行推导并得出结论。17年12月份,因为关注“江歌案”(我内心对事后遭遇“网络暴力”的刘鑫是抱有同情心的,当然对遇害的江歌更加同情。我每天关注庭审,也会看网络上的评论,但不发一言,毕竟没有亲自调查,也不知道真相——刘江双方的发言都不可靠,我并不全然相信江母,大多数的自媒体不仅没有去寻找真相,甚至恶意掩盖篡改真相,更不值得相信),注意到很多评论提到一本书——专门研究群体心理的《乌合之众》,所以买来看。在阅读过程中,也发现作者有些观点前后矛盾,论证牵强。当然,整体上还是很客观的,比《巨婴国》的阅读价值高。

心理学家似乎都不太看重逻辑,他们更善于催眠,让读者一不小心就进入他的幻境之中,任他们摆布。

【4】《远山淡影》(石黑一雄 著/张晓意 译)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处女作。如果用一个具体形象来形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那就是:绵绵细雨、烟雾缭绕、偶尔吹来一阵风,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风景(《族长的秋天》的具体形象就是惊涛骇浪),书名非常贴切。

最近读原版是英文写出的翻译作品,特别不能忍受其中浓厚的翻译腔。《亲爱的生活》如是,《恋情的终结》如是,《远山淡影》如是,我几乎要把很多别扭的句子反译到英语中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但是对于我一窍不通的西班牙语,日语等语种的翻译作品,我却没有这种感受。不过,这也不能怪译者,好多句子在我们的中文里确实没有使用它的语境。或许对于英语写作的书籍,要逐渐去养成阅读原版的习惯了。

【5】《芳华》(严歌苓 著)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看的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它过滤掉了严歌苓原作中的荤腻腥臊,剥掉了无关紧要的枝节,重新整合了人物形象——电影中的“何小萍”结合了原作“箫穗子”与“何小曼”两个人的身世背景,是一部更加成熟的艺术作品。严歌苓的原著《芳华》里有着密密麻麻的计较,不大气,真不大气,文字感也不好。我更喜欢电影《芳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