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周五晚上,你坐在椅子上看看书,经过前面剧情的铺垫,故事开始走向高潮,除了眼睛,你关闭了其他感官,这时候,你放在一旁的手机突然伴随着震动发出一声“叮咚”的声音。你内心一紧,被吓了一跳。然后,把注意从书中抽离,拿过手机查看收到的消息。
你肯定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周六晚上,你在台灯下奋笔疾书,题目刷完一道又一道,你调动已学的知识,简直信手拈来。这时候有到题目难倒了你,你已经思考了将近十分钟,笔头也满是牙印,正在理清前后逻辑的时候,你放在一旁的手机突然伴随这震动发出一声“叮咚”的声音。你内心一紧,被吓了一跳。然后,把注意力从解体中抽离,拿过手机查看收到的消息。
你肯定肯定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周日晚上,你在自己的客厅看某部悬疑、惊悚片。贞子正准备从电视里面爬出来,你怀抱靠枕,蜷缩在角落,准备瑟瑟发抖。你放在一旁的手机....没有收到消息。你的背后被人突然拍了一下,你内心一紧,被吓了一跳,除了尖叫,你还想骂WC。
上面的例子说的是,当我们集中注意力,也就是全神贯注的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动静是屏蔽、静音状态的。听说,查理·芒格看书的时候,因为专心,时常听不到家人叫他吃饭的声音。
毋庸置疑,在这个年代,手机对注意力的收割,肯定位居排行榜榜首。这个你肯定也听过千千万万遍了。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是在刷着手机呢?所以,现在在我看来知行合一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没有之一。
想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必须要把手机放置一旁,简单的放置一旁还不行,你还需要关闭静音,关闭静音可能还不够,因为,当你收到消息的时候,手机还是会震动,你的注意力照样会被吸引,所以你还得关闭震动。
如果只是每到工作的时候,再去关闭静音,是不理想的。因为你不可能时刻记得这道程序。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一直关闭。就算关闭静音,手机的闹钟照样会响铃,照样会发出震动。
关于手机关闭静音之后,是不是会错过重要消息的担心,请你不要进行提前无意义的臆想。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自证预言”,意思是说你觉得自己会失败,那么你可能会无意识中往失败的方向走,最后“果真”失败了。就像想也要往好的方面想,万一实现了呢。鲁迅说过:实践才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是不是会错过消息,你尝试几天就知道结果了。
应该是小马宋,我记得小马宋说过关于能力的观点,他说判断一个是否有能力,不是看他知道多少,而是要看他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现在你和我的问题都是注意力不集中,你和我都知道手机关闭静音对注意力的好处。我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月才习惯过来,你只花了三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你的能力就远远强于我。
能力=从知道到实践所花费的时间成反比。
题图:konstantin dyad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