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自己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要得到什么,才不枉此生?其实没有统一的答案,我只有回答我自己的体会,只是为了丰富自己,尽可能的转化成价值服务周围的人,注意是服务,不是取悦。尽可能的享受生活的馈赠,我知道有痛苦有欢乐,这才是我自己的人生。
自己不是自己,其实是丰富大脑开始。我喜欢阅读,也是因为我原来读得书少,吃过亏上过当,所以我就决定自己在有生之年,有空的时间一定多看。关于如何读,我有写过,在这里不再赘述。如果不爱学习,其实和没有吃饭一样,是没有营养的。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有痛苦有欢乐,而它们就是吃睡,繁殖下一代。而人有思维,就得要思考,那一定是学习才能完成,因为不增加,自己的很快就会被死亡,不是饿死就是淘汰掉。
只有内心的丰富,才能有足够的养分走得更远。那些改变命运的人,先是有了大格局才坚持走出去。那些改变历史的人,也是一样,有了前人的思想,后人的智慧,自己要去重复制定规则,其实就是书对他们的影响,这个人,有时也是从书上知道的故事开始的。文字就是一个重要的发明。不是说书一定会影响,而是书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维度,广度,深度,还有温度,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态度。这会影响人的一生,就是我前面说的不枉此生,有了这个思想,一定要做点事才会罢手。
自己不是自己,其实是丰富见识。一个人见过世面,可以说是见过很多不同的东西,也是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不去羡慕任何人,会讲究也会将就,好坏都能承受。如果还能看到更大的天空,也会放下自己的一些原来偏见。没有更大,怎么能放下原来的渺小。海能包容小河,是因为够低,这个低是姿态上。一个盲人可以走遍全世界,其实看不了,可是他走过了,也代表看过了,看不到不是他能决定的,他能决定自己能走到,这种心胸,我很佩服。
我也承诺他见过世面。见是可以形成三观,比如看过世界后就有了,如果没有看过,其实世界就在心中。见过很多,知道有很多的选择或是生活,就不会在因面前的生活或是境况觉得人生还没有将来,有更多的可能,那只是自己的信念要不要去,盲人可以,我们不能去,只是勇气少了。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的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丰富自己的见识,也是一生的修行,这也是佛学的精神。
自己不是自己,其实是丰富生活。生活不是一日三餐吃些什么,或是怎么吃。应该说是生活的方式或是怎么的选择。米如果只是变成饭,那是普通的生活,米如果昨天是饭,今天是米线,明天是另一个产品,那是搞研发,其实米就是一个载体,生活的生是次要的,重要是如何活下去。我会在阳台种点花,不是很大,可是我知道看到生命,和我的生命也是一样。我会把看过的书,做好记录,然后把笔记延伸到用到了哪里上。
我会享受自己的煮法,学法,唱法,跑法,我很清楚,这是我的生活,别人给不了建议,我也学不会别人的生活。我有一个同事,整天吃槟榔,我问累不累,这个在我看来口腔累,而他说这个怎么会累呢?我发现我错了,这和我去问一个打游戏的人,他不会觉得累,在坚持。可是我再问一个不爱看书的人,他一定说在坚持看,这不是喜欢,也不是生活,而是痛苦,有些痛苦是身体所苦,有些累,是不匹配造成的不协调及强制执行。我很明白,我对生活的态度,就是生活对我的态度 。
这和照镜子一样,我笑她也会笑,对我笑。我的气质里,就是我对生活的态度。因为我有所热爱,有所期待,还有所失去,就是简单的生活,可是我们过好,并不简单。
自己不是自己,其实是丰富钱包。钱这个谁都有用。不同的收入也有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可是倒过来,钱并不能决定生活质量。多数的物质是钱可以解决,可是精神的东西要自己去丰富。东西用哪一种,并不会完全影响人的品质,我用柴火一定的做饭,我用电也行,做的质量差距不大,可是这只是做,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自己。钱包如果大到一定的程度,其实物质就也差不多了,一张床,也就是一米八宽,多了也用不了。吃的也有效,这其实只是钱包的有效。电影有写到要花得有意义,那还真要点本事,花掉不是本事,是有意义,有意义,是有一定标准的。
自己不是只有自己,自己其实就是在大脑,见识,生活,钱包一切的具体事里体现自己。如何活得有意义,以终为始。养成意识,会影响改变自己的轨迹的。也回答了前面的追求,就是有意义,内容呢,正在上演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