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是沟通双方建立共情的重要工具,为了洞察别人在沟通中的情感状态,我们必须同时借助语言和其他线索,比如肢体动作、表情等等来加以分析。
当然,我们在形容自己的感受,或者感知他人的感受时,往往会被一种虚假的代替品,拟似感受所蒙骗,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让沟通停滞或者误入歧途。
为了让大家有一种直观明确的印象,其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来自非暴力沟通训练营中的真实情况:
艾莉莎的儿子班恩最近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中学老师,但是这一天,他在下班后闷闷不乐。
原来,班上有个调皮鬼叫科瑞,不遵守课堂纪律,班恩很生气,就叫科瑞坐在距离自己最近的第一排来。
然而,科瑞表现得漫不经心,还戴上了耳机听音乐,表示抗议,于是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这让班恩认为自己失去了科瑞和其他同学的尊重;
然而,艾莉莎在听完之后,她的推测是,失去尊重这个结论,很可能是一种错误的拟似感受,因为其中包含了对他人情绪和价值观的判断,所以,她告诉班恩,他的真实感受,可能是尴尬,以及恐惧。
毕竟,根据常人的本能,班恩觉得这件事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学生的表现,让班恩怀疑自己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作为解决方案,她鼓励班恩在第二天,利用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捣蛋鬼科瑞单独谈话,希望可以弄清楚,科瑞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现实诉求。
第二天,在沟通中,班恩首先和科瑞说,作为新老师,他非常害怕自己没法尽到责任,而科瑞的行为,仿佛是印证了自己的恐惧,所以自己很生气。
接下来他才询问科瑞,为什么要在课堂上调皮捣蛋,还戴上耳机听音乐。
班恩平和、诚恳的态度打动了科瑞,他告诉老师,自己戴耳机是因为想给人一种隔离和不在乎的感觉,其实大多数时候,耳机里压根没有音乐,而这样做的原因反而是因为科瑞有轻度的社恐,他渴望被同龄人接纳,但又害怕被拒绝,所以才经常在课堂上调皮捣蛋,试图引起大家的注意。
在这次谈话之后,班恩和科瑞达成了约定,两人会定期沟通,科瑞可以随时向老师求助,并承诺不再捣乱。
对此,两位作者评价说,班恩和科瑞之所以能够达成一致,努力解决问题,就是因为班恩能够首先在沟通中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成功引发了科瑞的共情。
那么,如何排除拟似感受,成功找到真实感受呢?
用“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开头所描述的感受,很可能就是拟似感受;
如果接下来的内容,牵涉到其他人,还包括价值判断,那么这条信息是拟似感受的可能性,几乎是板上钉钉。
比如“我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这句话里,既包含了一个产生了负面情绪的叙述主体,我,同时也包含了一个因某种行动而被“我”贴上了负面标签的他人。
好了,如果我们在遭遇冲突时,能够对他人和形势做出冷静的观察,并且通过表达真实感受,引发了对方的共鸣,这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寻找自己和对方的真实需求,进而才能构思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能够总是准确地洞察我们的真实需求,这是因为,我们经常被另一种替代物“策略”带歪了。
所谓策略,指的就是为了满足需要,人们采取的行动与手段,或者使用的工具。
例如,社会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
为了达成这种目的,手机就是一种策略;
通过手机,我们能实时和亲密的人进行联系。
然而,有时候我们往往会沉迷于手机,反而无法在现实中,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与亲人相处。
这种情况,就是“策略”在喧宾夺主。
在冲突中,我们往往因为愤怒,把当下使用的策略看作我们的真正需求,认为他人是处心积虑地针对我们,阻止我们满足需求,却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
策略是多样的,更换一种策略,同样可以让我们达到目的。
反过来说,同一种策略,也可能满足多种需求,如果我们不能在沟通中确认,引发冲突的究竟是需求还是策略,我们也无法找到最佳的共赢方案。
比如,在刚刚我们讲的那个师生沟通的故事里,科瑞之所以采用“上课戴耳机”这样一个策略,背后的需求并不是藐视老师班恩,而是帮助自己建立安全感。
所以,这个需求上的误解一旦澄清,科瑞和班恩之间的矛盾冲突,就立刻化为乌有了。
那么,如何在沟通中找到彼此真实的需求呢?
可以使用一种“层层剥离”的方法。
如果你在冲突中,拿不准此刻占据自己意识的,究竟是“策略”,还是“需要”,那么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离开某个特定的行为模式,或者他人的配合,我们内心的愿望和意志,是否还能有其他方法来贯彻。
在我解读过的另一本心理学著作《如何正确吵架》中,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有一对夫妻,乔治和丽塔,一起来找这本书的作者赖特做婚姻咨询。
乔治有洁癖,喜欢家里井井有条,可丽塔却生活散漫,两口子为这事儿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在接受咨询时,乔治才说出他的真正需要:
原来,乔治成长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从小就在一种缺乏秩序和安全感的环境里长大,所以乱糟糟的环境,就直接引发了他的潜伏心理创伤,让他想起自己不快的童年。
了解了这点之后,丽塔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需要:
那就是乔治对自己的关注;
而之前的状况,却让她误以为,乔治对整洁的关注,压倒了对自己的关注和爱。
如果拆解一下这个案例,就会发现,追求家庭整洁,以及拒绝做家务,分别只是乔治封闭自己童年创伤记忆,以及丽塔希望丈夫关注自己的策略。
乔治的根本需要,并不是为难妻子,而是过上一种和原生家庭环境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于是,在夫妻两人进行了坦率交流后,丽塔也就改变了策略,选择和丈夫一起,共同分担家务,维持家庭环境的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