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张哥的孩子再过3个多月,就要小升初了,今天跟大家说一说小升初的话题,这篇文章可不是来给大家添堵的,而是真心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正如老话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初中的语文学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靠小学时候打下的基础。没错,就是作文和阅读方法,这些在小学就得掌握好。到了初中,虽然也有新知识,但更多的是积累和运用。
理科到了初中会变得越来越难,那时候就没多少时间再去回头补语文了。所以,小学阶段,尤其是五六年级,是把语文基础打扎实的关键时期。
咱们得早点规划,早点行动,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就建立起扎实的语文基础,这样到了初中,他们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学习上的挑战了。
现在能坚持上两年语文课外辅导的孩子真不多,俗话说得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果咱们的孩子在写作文和阅读理解上还没找到门道,那现在开始上辅导班是很有必要的。
但如果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那平时多注意积累,把主要精力放在小升初前两年的准备上,这样安排会更合适。
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咱们得把资源和精力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方法,那咱们就可以把辅导班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更需要强化的地方,比如数学、英语这些科目上,或者用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样,孩子们在小升初的时候,就能更有信心和实力。
第一,作文能力是孩子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而且这一块儿也是最能快速看到进步的地方,所以咱们得先从作文抓起。
第二,阅读理解可不是简单的刷题,背标准答案就行的。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包括阅读、审题、思考、辨析和答题。咱们得教会孩子们怎么去深入理解文章,怎么去分析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至于古诗文,学习方法也很关键。一开始,熟背很重要,但记住,背下来不是终点,关键是要通过背诵来培养语感。更进一步,咱们要引导孩子们去分析和理解古诗文的深层含义,这才是学习古诗文的真正目的。
咱们得重视起比较阅读和赏析来。为啥呢?因为考试里考的往往是咱们平时没学的,而咱们学的,考试又不考。所以,通过比较阅读,孩子们能锻炼出更灵活的运用能力。
咱们得让孩子们玩熟文言文,比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曹刿论战》、《送东阳马生序》,还有《论语》和《孟子》这些经典篇目。不仅仅是背下来,更要做到对每个字、每个词都了如指掌,锱铢必较。这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四,初中必读的那12本名著,咱们小学就得提前泛读(泛读即可,不用精读)完,因为这些书中考的时候肯定会考到。想等到初中再读,那可就晚了,很多孩子书还没翻完,中考就来了。可能有家长会担心,现在读了以后会忘记,但这和完全没读过能一样吗?如果孩子们能通过阅读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那对理解节选部分可是大有帮助的。
第五,五六年级的时候不培养数学思维,到了初中肯定会后悔。初二的代数和几何,会让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的小学“学霸”们吃不消。英语也是,尽量往前赶,小学阶段最好能把初中的课程都搞定。
我强调一下,本文不是来给大家制造焦虑的。初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和状态差别真的很大。如果有机会,多和身边有初高中生的家长交流交流。别只盯着学霸,因为咱们可能学不来;也别只问学渣,因为层次不同。
咱们得早点规划,早点行动,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就打好基础,这样到了初中,他们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学习上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