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延症的几种类型及原因
1、焦虑型拖延
小王同学平时不好好听课,临近考试,课本还一点没看过,终于在距离考试还有五天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要把《高等数学》看完,结果刚看了三页,就不知不觉打开了游戏,直到天黑才恍然发觉,心中懊悔不已。但是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小王同学越来越焦虑,课本看不懂,只能从游戏中暂时忘掉眼前的烦恼。最终,小王挂了科。
这就是典型的焦虑型拖延。临近一件事的deadline,就会非常的焦虑,面对这种焦虑,人们更倾向于逃避,此时,就会寻求一个忘掉压力的方式,比如刷微博、刷剧、玩游戏。但是显然,刷完剧、玩玩游戏,事情仍然摆在那里,焦虑源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时间更加临近,更加强化了内心的懊悔和焦虑,形成了恶性循环。
2、完美主义型拖延
小红同学办了个健身卡,准备以后好好健身,当天晚上回家后,就兴致勃勃的在网上搜索了健身的各种资料,然后又研究各种跑鞋的优劣。在淘宝上下单了一套健身装备,但迟迟不知道哪个跑鞋适合新手跑步,论坛里也是众说纷纭。小红觉得,如果没有穿合适的鞋子跑步,容易伤到膝盖,就一遍又一遍的查找资料。同时,因为想好好健身,就觉得需要一个好的计划,然后又开始制定计划,再次沉浸到论坛一个又一个帖子中。几天过去了,依旧没有开始健身。
一些完美主义者容易有拖延的症状,这种拖延在事前、事中都有可能发生。就如小红同学一般,想要充足的准备,想要一个完美的计划,或者一个完美的环境,才能够安心的开始。但是哪有完美的计划和环境,于是要么陷入了各种纠结和选择困难之中,迟迟没有开始正事。要么沉迷于收拾房间,收拾桌子,等到收拾完,长舒一口气,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就想歇一会再开始,结果是再也没有开始。
3、懒惰型\享乐型拖延
小明同学悠哉的躺在床上,刷着微博。旁边是一堆没有洗的脏内裤,和装满了垃圾的垃圾桶。明明只需要把脏内裤放到盆里洗一洗,把垃圾打包放在门口。小明却不为所动,心里想着,还有一条内裤能穿,明天再一块处理。结果几天过去了,不仅没有清洗,反而干净的内裤也穿完了,小明只能穿着之前的脏内裤,而垃圾桶也因为长期不清理有了一些小飞虫。这些严重影响了小明同学的心情。最终不得不洗了内裤,扔了垃圾。
在面对一些小事,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做的事,往往也会有大量的拖延发生。我们告诉自己,明天再做,然而到了明天,又是同样的情景再现。事情就一直拖到我们不能容忍为止。然而这时候,拖延的事情已经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原因在于,无论是洗衣服还是打扫卫生等,这些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会觉得一下子就干完了,而且即使不做,当时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又倾向于即时的快乐,于是我们玩手机、看电视,就是不干活。等到小事慢慢堆积,负面影响开始增强,彻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时,这才堪堪会有所行动。
享乐型还有一种变种,就是盲目自信。面对一个困难的任务,又有充足的时间的时候,我们往往太过放松和自信,觉得时间充足。在我还上学的时候,寒暑假作业基本上都是赶在最后一两天开始做,明明每天做一点就可以完成,结果还是拖到最后。就是在刚开始放假的时候,觉得今天玩一天,剩下的假期足够了。等到假期过了一半,依然觉得剩下的时间足够了。直到最后几天,转变成了焦虑型拖延。
二、科学打败拖延症
(一)三大技巧
1.为要做的事设定一个目标,越具体越好
我们大部分人都缺乏将不喜欢做的事转变为喜欢的事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为想要拖延的事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旦设定了目标,就能增加动力。比如,看着一盆的袜子,对自己说,我要在十分钟内洗完,就会突然打起了精神,有了干劲。因为给各种无趣的任务设定目标,会让任务变得有挑战性,有吸引力。而完成这件事之后,还会有即时的反馈,让自己很爽,就调动了自己继续做下去的积极性。
2.分解任务
那些引发焦虑的困难任务,实际上就是因为自己面对复杂的任务,有些迷茫,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起。这时候,尝试去分解任务,一级一级分解成更小的任务,直到自己可以轻松的着手去做。
3.五分钟法则
拖延,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开始。尝试以任意一种方式开始你要做的事,只要做五分钟,不要求完成任务,不要求做的质量,就告诉自己,五分钟就可以,无论做成什么样。就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从静止到运动的阻力,比你运动过程中的阻力要大。一旦你开始,就容易进行下去了。
(二)终极拖延症解决方案
拖延症归根结底是要么是要做的事情动力不足,没有即时反馈,比不上外界的各种诱惑。要么是阻力太大,比如畏惧、不愿意面对等。
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动力,减小阻力。
运用上面的三大技巧,结合下面的一个问题,你将轻松战胜拖延。
面对想要拖延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不想做这件事?当下有没有什么事优先级高过这件事?
1.如果是有更高优先级的事,重复以上问题。如果没有,继续分析原因,如果因为事情让自己不安,想去逃避。那么就利用五分钟法则,尝试着开始做,不去管结果。你会发现,让你畏难的事情,并不难。
2.如果是因为任务复杂困难,让你不知道从何做起。那么就尝试分解成明确的小任务。然后运用五分钟法则,尝试着开始去做。
3.如果是因为觉得很简单,等会做也能做完。就尝试设定一个小目标,然后立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