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儿子制作了一款用来打游戏的辅助工具,功能大概就是把它粘在手机上,然后一只手按下去可以同时操控两个按钮。刚开始做出来不能实现触屏,后来一遍遍地改良,终于可以了。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连笔带划告诉我,是模仿了人手指上的肌肉组织。往里面塞点棉花,外面再包层布,按下去就跟人的手指一样。他说这是买不起游戏手柄的小学生的福音。不禁为他的奇思妙想点赞!
我没有见过他们一个三人团队设计的一款纸上手机游戏。据他说,他负责画游戏,有人负责设计手机,然后把很多张画有游戏的纸叠加起来,在纸手机上抽动时就可以动起来,好似在打斗。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真是超群。
今天我莫名地感到原来做语文试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张试卷摊开来,所有的题型都了然于心,能碰到一眼就会的固然好。碰到不熟悉的,暗自思忖原来是这样啊,有一种获得新知的欣喜。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讲解试卷,课堂也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晚上婆婆打电话来让我过去聊聊,估计又憋了一肚子的话。还记得我刚结婚时,三舅舅就特别叮嘱我对于婆婆的唠叨一定要多担待。这么多年我们相处特别好,我是这个家里她唯一的忠实听众。事实上她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脑子比谁都灵光,有时听听她的意见很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啰嗦。在我来到他们家之前,她和家里三位男性的相处方式是:唠叨——屏蔽——更加唠叨的死循环。这样的模式多多少少传承给了我们。
这让我想到了,父母终其一生以他们的方式在教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