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风轻轻拍着我那淡粉色的窗帘,让我在稀稀苏苏的阳光里看见窗外的那一抹绿色,我想到了你。想着你便忘记了时候。忘记自己已在床沿座着让外面黑了起来。
夏夜,习惯留一盏灯。不能太亮。就让它这样微微的照着自己。照着一切。
染红了指甲。中国人的习俗都爱明艳的颜色。仿佛这样会给自己带来温暖。
规则,社会规则,游戏规则,工作规则。结婚有没有规则?
给我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渴望的越来越多。
管理。人事管理,时间管理,经济管理,情绪管理,身体管理,皮肤管理……
这些管理,做得越好的人,活得越高级。高级等于美好?可是,那么多高级人为什么不快乐?
思考。每天脑海有无数的线索在跑,它们错综复杂,关于保持自我或者与这个我爱着的世界去妥协。
纯粹。基层呆久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接受和理解是不确信的。接触那么多简单粗暴的现实,直面人性最直接的一面。时间久了,一切都会只留下干枯的黑白灰,不再有浓墨重彩。而这样的处境,并没有人意识它有什么不对。仿佛一切就该是这个样子。
一向如此,便对吗?
纯粹的东西太难得。但是不代表它没有。
爱看书。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看书也是一个性格不断修复的过程。书里相同或不同的人物性格都是从生活中来。你可以去发现你相同或者相似的经历。然后去思考。去还原。去纠正。同时,它也在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培养锻炼一个人有始有终的习惯。因为有些书很厚。很多人看到一半就放弃了。
杨绎先生讲,看不懂书的人是不懂人生的。一本书很厚,一条路很长,但是其实你享受着去读,用力去看,到后来你会发现结局会带给你不同的惊喜。
最近比较看得多的是欧美和日本的书。自己比较偏爱英国作家的。杜拉斯先生的书从大学开始接触。英国作家的书文字很淡,但是读起来却有种让人内心宁静的力量。这也许和这个国家的性格是存在着联系的。就比如日本作家的书,从春上村树,东野圭吾,到伊坂幸太郎。他们的书大多有着很大逻辑性和推理性。美国的书更偏思维和功能导航性。也有抚慰心灵的怪才之作,但仍不能掩盖国家性格中很重的目的性。
理解中认为,看书是让人内心丰富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全部。但是,不看书这之一,你也不能拥有。
时间永远不等人。云朵借着风飘了很远。你的时光去了哪?
床边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它们都印刻出我花出去的时间。它们陪我,我陪着它们。就这样虚度着时光。即使这样,那也是一件让人内心踏实的事儿。
世人爱新奇。小人观怪欲。君子惜时间。
愿,你看的风景在脑海里。你的时间在你的掌心里。你走的路在自己脚下。你的笑容挂在阳光里。
盛夏,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