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二:以终为始
阅读这一章要先找个僻静的地方,想象一下在自己的葬礼上,亲友是如何评价你的一生,大致记下自己的回答和感受,这样有助于对“以终为始”这一习惯的理解。
以终为始需要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使命,就能确信日常所作所为是否与之南辕北辙,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简单来说,以终为始实质上指向做事的结果,也即目标,作者把他扩展到人一生的结果,要到达这样的结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这些都统一构成了以终为始的内涵。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即先在头脑中构想,然后付诸实践。也可以理解为首先要达到目标需要的路径,明确达成的结果。其次要周密考虑要达到这样一个结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克服。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区分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的把事情做好”。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的做事。作者更强调领导,即把握正确方向。拓展到个人生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再考虑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否则,就像努力的爬搭在了错误墙上的梯子,越努力离自己想要的结果越远。
如何做到以终为始呢,作者给出了以下方法:写下个人使命宣言,就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原则写下来,当作“个人宪法”,有了这个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书面宪法,就能关注并高效的利用时间、精力和才能。
接下来,作者列举了以家庭、配偶、自我、宗教、敌人、朋友、享乐、名利、工作、金钱为中心的情况,分析其利弊,指出只有以正确原则为生活中心,才可以发展支撑人生的四个因素,即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为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章的最后,再次讲述了撰写个人使命宣言的方法,要付诸实践,并善用整个大脑,主要是开发执掌创造力与直觉的右脑,目的是进行“心灵演练与确认”,想象每一个细节。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流行的“秘密”视频,用想象来“吸引”最终的现实结果。末尾还阐述了家庭和组织的使命宣言,给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概括起来,以终为始最主要的是确定个人的价值观,明确生活原则,写下个人使命宣言。在每一件事情上设定目标,这些目标都要指向最终结果,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如何设定“梦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