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家六口人住在一起的时候,一个窄窄的过道相对着两张床,拉开隔帘就是同样面积大小的集吃饭,玩耍,待客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厅。对房子的幻想就是大,不管怎样,大就好,按照农村的土别墅勾勒以后自己的房子。
之后开始了长达中学6年,大学4年,毕业第1年总共11年的集体宿舍生活,从开始的各种不适应到之后各种乐在其中,没有父母管束的自由,同龄人分享青春期的秘密。曾幻想,租个大大的厂房,跟最好的朋友一起住在一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和厕所,共同拥有客厅,餐厅,娱乐区等公告区域,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一起看电影,一起分享恋爱的酸甜,共建一个乌托邦。
毕业是个神奇的魔法,一下子就彻底从不切实际的幻想拉到三次元真正的世界里了。
刚毕业的时候,并不急着买房,一来总觉得买房就相当于定在这里了,而这个地方,这份工作是我想呆很久的吗?我不知道;二来不想被房贷束缚,我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三来即便要真想买房,也没钱,一穷二白,除去生活所需,再给父母生活费,所剩无几,这是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的现状。那时候对买房的决心是,我要靠我自己的能力买房,尽可能付多的首付,这样月供压力不会太大,尽量短的贷期,欠人钱的感觉不好受。
毕业4-5年,也租了4-5年的房子,受够了一年一搬,不靠谱的房东,一天疲惫回来面对着一身疲惫的老房子,就开始想要有个家。这时候房子不再只是房子,而是家。家是自己的,它可以很小,但是很温馨,用自己喜欢的元素布置了,干干净净的,暖黄暖黄的灯可以驱除外面的昏暗。
身边的人真正下决心买房是在有小孩之后。落户,上学等等都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一套房子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而这时候,也看清了自己也就这点可能了,工作即便是不是特别喜欢但轻车熟路继续干下去也不是什么问题,这几年也有一定的存款,公积金也存了一些,找亲戚朋友再借点也不成问题了。
这是我靠百岁人生的前1/4多的匮乏的“人生经验”对房子的看法,对房子的看法有改观是在知识付费的兴起,看了水库论坛,得到相关文章后,原来世上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水库一派认为房子是保值,投资增值的工具 ,以质优价廉的房本为荣,以每年两套房的增长为目标,身价上千万,过得是精打细算,无所不尽其极,非常人所能及。主要开启了我的经济朦胧启蒙道路。
《薛兆丰的经济学》用系统的经济学思维砸向了日常行为,然后发现“春运火车票应该升价”,“假期高速免费更拥堵”有了深层次的分析,而不是第一反应的“怎么可以这样!”。
更贴近现实的是《香帅的北大金融学》。
有人曾说个一个段子,买一套房动辄几百万,而租一个好一点的公寓才两三千,买房子的钱足够自己变着花样租一辈子好公寓。初听很有道理,但细想就经不起推敲了。这是用静态的思维去考虑动态的事物。众所周知,钱是越来越不值钱,房子和房租是越来越贵,这是客观现实。买房是现在用将来不值钱的钱去购买将来越值钱的房子,用固定贬值的资产去置换增长无限的资产,并可提前享受这资产带来的便利:归属感,落户,学校,医疗等;而租房既要承受货币的贬值,又要承受房租的高涨,长期看来一辈子的资金总额还超过当初买房。
可是我刚毕业,就是穷啊,家里也没钱资助我,不得不租房,那就以“便利”为首要条件去租房,离公司近点,不让1-2h的交通时间磨去活力,保持好状态,把这笔钱当作投资自己的资金,以自己的发展为首要。
等有一定资金了,凑够了最低首付,用上公积金,贷最长期限的贷款,先买个小房子,赶上这趟列车,等之后有了更充裕的资金再换套大的,一步到位怕赶不上就小步快跑吧。买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位置!位置!位置!稀缺的学区,医院等资源是增值的关键,如果不行,就争取交通便利吧。
可是房价那么高,该不会是泡沫吧?其实买房就是买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老师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城市规模,人口流入,人均工资,土地供量,儿童增速,上市公司数量,财政收入,服务员兴盛。说白了就是供需平衡,以及人们愿意为房子付出的最大成本是多少。像一线城市,机会多,人口不断涌入,人均工资高,土地有限,人们为了留在大城市愿意付出很大的成本,而且对比之前处于发展同时期的纽约等发达城市,房价并不算高;而一些四五线城市,本身人口有限,土地很多,建了新的商业圈,旧的商业圈就形同废墟了,就是虚高了。
这就是我不同阶段对房子的看法,前后基本是颠覆的,不由得感慨知识改变命运,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果然人丑要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