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有人从棱角分明走向了圆润可亲;有人从放荡不羁走向了循规蹈矩;还有人在经受一次次的“捶打过程”,却没有锚定走向。
对于已然走上社会舞台,并逐渐成为主力军的90后而言,有人已成为纳税大户,车子票子交际圈,应有尽有;有人还在为生活奔波,背负买房买车结婚的三座大山……如此的差异之下,大多数90后的生活是什么状态?并是如何“受锤”造就了现在的生活导向?以下是我身边人的真实状况。
90后北漂人小A
不必靠天赋异禀,不必忧庸常碌碌。人生的航线,始终由自己把握。
我的生活中,最不能缺的,就是手机。一个是日常通用,一个是随时码字。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坚持,有的是心血来潮,有的是半途而废。于我而言,写作是唯一不能丢的东西,至少截止目前。
为了文化产业从业者的梦想,从东北一路到北京,我有:为了考研,攻克最薄弱英语时的疲惫,有上完研究生继续读博的纠结,也有学业结束选择喜欢行业的手舞足蹈。
即使在北京,一个月支出占据了我大部分收入,但我依旧很开心。这座城市给了我宝贵的就业机会和人脉,给了我不寻常的学习环境和朋友,也尊重我写的每一个字,更让我觉得:稍微踮踮脚,就可以够得着理想。
目前的状态是日复一日的机械动作:码字、码字、码字……希望在这些一页一页的字行中,能写出我的未来可期,能写出我的行业威望,能写出我的人生自由,更能写出我的“选题自由”。
北京是一座没有方向的城市,选择太多、红绿灯太模糊,但我依然相信:我不会在交叉路口迷路。
90后家乡人小B
最正确且优的选择,是有可选择性。
为什么说是家乡而非故乡呢?
我的人生很窄小,小到从小学到现在的工作,都是在自己的家乡——一个北方的省会城市度过;我的人生又很宽阔,家人在、回忆在、岁月在、未来在……人生长河暗潮涌动,时刻准备着奔腾。所以它以丰富,包容着我的一切。
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我的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我深爱的家乡。而今,我选择的教师这份职业,也依然引导我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且开放我的下一段人生旅程。对于未来这个概念,我想它必然是与我的城市契合连接。
我没想过北漂、也没想过沪飘,对于我而言,我最大的幸运便是有恰到好处的选择性。我恰恰热爱我的家乡,我恰恰只习惯于我家乡的气候,我恰恰想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所有的恰恰,都在为我留在这里,不,又一次选择这里奠定了基础。
或许不是我留在家乡,而是我想象的未来,在众多城市,选择了家乡。庆幸!
现在,我对于我的生活很满意,我的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也将有新的身份转变。祝愿大家都身体健康,也祝所有人都能如期生活。
无论是转角的街巷,闭着眼睛就走到的公交站,还是银装素裹的浪漫。我所留恋并坚定选择的地方,就是我爱的地方,就是我的未来。
90后幸福小C
从霓虹中转身,穿过欲望,去拥抱熟悉且充满爱的所有。
人生最大的追求,不过是自洽而已。于我而言,亦是。从2016年毕业至今,我的经历可以用三段发展内容来形容。
第一段: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让我拥有坚定且丰富的思想。
锻造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历经各种挫折。大学毕业之后,我就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老师。由于是私立学校,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许多的课下活动等任务,这就使得忙充斥着我所有的生活。当然虽然忙,但也很充实且充满力量。在这里工作了三个学年后,由于带六年级的班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一直紧绷着情绪,我打算休息一段日子调整自己,所以选择了离职。这是一段艰辛又充实的过程。这一阶段,我的教学进步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在瑜伽与工作中找到平衡点,尝试开导自己。虽然身体很累,但心理很开心。
第二段:双向奔赴的感情和披荆斩棘的未来。
辞职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边调整情绪,一边和丈夫经营者一家服装店。这是我感觉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它和事业上的开心幸福不一样。这段时间里,我们为积货发愁,我们也曾日出进货,日落而归……但是这种成就,并不是店里卖了几件衣服就能相比的。他更多地是一种精神上的和鸣,一起经历,一起成长,一起让自己变得更快乐和轻松。就好像我们和上帝做了一个交换,我们苦恼的事情多了,但我们开心的事情更多了。
第三段: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思想上的成熟+感情家庭的满足使得我对生活更多的是怀有满满的感恩与游刃有余。现在的我,又继续从事着我喜欢的教师工作,也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工作时,将满满的心力投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周末时,与亲戚家人们聚会;忙碌时,父母帮我们照看孩子……这些是我梦想的生活,也是我回到故乡的原因。骑着电动车绕完整个城市,该有的娱乐休闲也都有,想远一点游玩,承德、北戴河……一脚油门就去了。
故乡是一朵云,我恰好抬头就能看见它。不,是我们。
90后追梦小D
人生本该有1000+种活法,但因为那一瞥,我就只选择了这一种。
我的故事,得从非典那年开始讲起。
我生活在陕西一个毫不起眼的农村。我们的村特别小。小到只有几条巷子,几乎一眼就能看遍。而我那时的认知也和这几条巷子一样,再多的,都不知道。非典那一年,我们班转来一个女生,从西安转来了,会看体温计,还会好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那时候我觉得她好厉害。自此童年的我构建出一个向往的未来:西安是一座大城市,那里充满了许多未知,那里精彩纷呈,那里雕刻了满足我想象的所有。
高考那一年,我的志愿全是西安的。我迫切的想要去这座城市,并且我做到了。这里果然如同我所想:绚丽多彩、繁华、美好……所有美妙的词语都无法穷尽这些缤纷。我像是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这座城市所有的养分,想装下关于它所拥有的一切。
学校里,我是校报记者团编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也是旅游协会会长,把西安的周边都玩遍了。我觉得人一定要经历生活的美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日子持续到我大学毕业。
毕业后,我从事的房地产行业,刚开始对买房没有需求。准确的来说是不敢妄想,因为
我没想过会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慢慢地,我的好朋友买房了。再后来,我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西安买房了。从此买房这个念头,就像一只蚊子叮在我的心头,痒痒的,很不舒服。终于,当女朋友说出:有暖气的房子真好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买房了。多年来,我一直租房合住,但租的房子里没有暖气,因为她的这一句话,我心里暗暗发誓:她羡慕的,我们也能有。就这样,我成了新西安人。
我对北上广没有概念,我唯一的执念就是西安。现在买了房,也在辛苦的生活着。我想:等我还完账、买车结婚后,一定要酩酊大醉一场,纪念我那些苦中有痛的生活。
现在,我依旧在用力地生活着……
或许败北,或许失去,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家乡的风、故乡的风、陌生街头的风,梦想的风,它们都是人生起舞的最大助力。所有人,抓住它,便可东西南北的活跃起来。愿你我,在不同的道路上,拥有与现状、与生活言和的能力,更有乘风而上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