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有一个词火了,如果你没听过,就需要好好补补课了,这个词就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简单来讲,斜杠青年就是指拥有多种技能的人。
成为斜杠青年,意味着“自己有能力赚多份钱”,所以这个身份特别受刚入职场的年轻人青睐。在互动百科里,关于“斜杠青年”的词条引用了这样的调查数据:“在对国内18~25岁人群的调查中,有82.6%的年轻人想成为‘斜杠青年’。”有八成多的年轻人想要成为斜杠青年,这真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数字啊!
那么,怎么才能成为斜杠青年呢?只是单纯地掌握多种技能就可以吗?假如小A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但是他平时喜欢画画,另外,他做饭也不错,还喜欢踢足球。看,小A已经掌握了软件工程技术、画画技术、做饭技术甚至还掌握了足球运动技巧,那么小A是否就是一名斜杠青年呢?很显然,这不符合我们的想象。假如会几门技术就是斜杠青年的话,那么满大街恐怕没有谁不是了,毕竟在这个社会里一门技术都不会或者只会一门技术的人生存不下去。
对于斜杠青年,我的看法是:能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又掌握工作之外其他技能,并且可以利用这些技能赚取收入的人。
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
如果盲目地要做斜杠青年,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追求所谓的多元生活,那我们很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绕了一个大弯。
想一想,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
我们应该怎样做?既然知识很多都是“无用”的,不能盲目学,那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
在我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而研究人类文化,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而如果你对外语感兴趣,也会从语法学习延伸到研究语言产生、文化变迁等。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交通运输行业工作。他对行业历史很感兴趣,便订阅了很多相关的公众号。在看公众号的过程中,他又对文章精彩的表述产生了兴趣,便开始研究文章结构,分析如何能写出相似的文章,于是,他又报名参加了写作辅导班。相信大家都知道,写作需要有强大的输入能力做支撑,于是,他又开始大量阅读,参加阅读培训。现在,他已经是某知名公众号的副主编,定期做线下分享,本职工作呢?他也做得非常好,获得了升迁。这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不仅仅只学习行业知识,还掌握行业以外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深入钻研,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得到额外的赚钱机会。
当斜杠青年,是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的事。首先,要有兴趣做主导。对某件事的兴趣,是进行深入挖掘探索的原动力。什么?你不喜欢你现在做的?你甚至没什么喜欢的事?那赚钱你总会有兴趣吧?其次,你要有对所从事行业的深入思考。最后,要具备匠心精神。学习从来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坚持。量变才能激发质变,积累到临界点时,你就完成了斜杠青年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