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简书发表的文章还是19年春的时候了,这么一算来已经三年过去了。
当时写简书,是因为大四考研失利,其实从大三的暑假到冬天情绪一直处于将崩尚可控的边缘,并不是什么读研恳切的压力,而是因为感情问题,但这也没有什么丢人的,我一直认为人为了感情而产生情绪,不论是开心的还是痛苦的,都是值得认可的,大不必为此感到难为情,“情绪”这东西就是需要沉浸下来感受的,等它自己过了那个自我感动的热乎劲儿,自己也便熄灭了。
说多了。
说回去,考试结束后就知道今年一定不能读研了,那么就要在家备考再考一年感觉非常对不起父母吧,回家后,基本马上就开始准备找南京的各种实习,数据分析啊、python啊、R啊相关的可以做的一切工作,非常幸运在怀着尝试的心情面到第二个心仪的实习的时候就录用了,不得不说我在找工作这方面还是有点幸运天赋在的。
然后年后就急忙入职了,距离发第一个月工资还有大半个月,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存钱的意识,凭着20多岁收到的一点点的压岁钱撑过了大半月,然后再用半月的工资生活到下个月的工资日。自此我真的是认识到存钱的重要了,读了研之后,我一定要申助贷这样就可以把每年的一等奖学金存下来当积蓄,每月助学金、生活费、助教工资我都要定额存下来,开始有额外花销的时候,那就要找实习补上这个盈缺,记账app里的余额真的是我最大的安全感来源。
又说多了。
当时在实习的时候,公司是一个初创公司,创始人是大牛,经常给我们开会画饼(不是,但是每次我都信了,我太佩服他们那种澎湃激昂说自己的希望和公司的进步的态度了,就算是互联网寒冬也怀着希望的样子。当然这些跟我都没什么关系,因为我基本就是一个凑人头,给空空的公司贡献点温室效应的小透明,做一些不需要明确产出的项目,配合产品调研,再写写项目书 凑凑发明指标罢了。
当时实习的时候好像是九点半上班,但是我基本每天十一点不到就饿到咕咕,明明每天没有做什么事情。晚上六点半下班,回去后准备第二天的午饭,玩一玩,洗澡睡觉。上班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实际产出,但是每天都在经受“我好垃圾”的精神折磨,还有“我要怎么情绪稳定,不要为我是个垃圾而恼羞成怒”的伪装之中,但是不得不说,实习的这两三个月,一是开始了存钱,二是认识到在这种固定的工作环境下,我真的收获和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接受到的信息量太大,所以当时开始用简书记录自己学到的各种零散的知识,让我感觉非常充实。
现在是一个研二的寒假,回家后我就开始整理好自己的小书房,努力营造一个可以不闻窗外事的环境,然后收藏了一堆实习需要的学习资料、力扣刷题的资料、组会的论文等等,大有要扎进学海之势,然后多次试错密码后终于登陆上简书,再次开始我的混乱学习记录了。
发现文库里还有好多19年纯记录没发出去的草稿,现在看来早已经too old了,感慨互联网的世界里更新迭代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所以人要时时学习 不断前进才是。
既然是为了自我记录,所以以后学习的东西有所总结就都要发出来才是。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