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快气死了,孩子大了,越来越不听话。”原来她的女儿现在上八年级,突然不想上学了,怎么劝都不听。这个女孩我是知道的,小学的时候成绩很优秀,而且也特别的懂事。怎么就突然不听话了呢?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我这位朋友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有奶奶看着。平时逢年过节回来几天,给孩子买吃的、买穿的,孩子也特别的高兴,当然也显得特别听话。可是如果家长在孩子跟前,没有威严的话。一旦发生思想或语言上的分歧,家长就很难管束孩子。
怎样才能让孩子和家长思想一致,能够听得进大人的话呢?那就是必须让家长有威严,让孩子有敬畏之心。今天,我就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分享,如何管束孩子,培养孩子的敬畏心理。
管束孩子一定要早
俗话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是有科学道理的。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们后天行为方式建立的关键时期。
三岁的孩子逛超市,看到好吃的、好玩的,都会要,哪怕家里有类似的玩具。一般家长开始都会拒绝,但大多数又经不住孩子的哭闹。如果说这次,孩子一哭闹,家长就买了,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会继续哭闹,甚至比这次还要厉害,经过三次这样的行为,孩子一般就会形成思维定势,想要什么东西,只要哭闹就可以满足。而相反,即使孩子在地上打滚你也说不行,他滚过一阵之后,发现家长是不可改变的,就会灰溜溜的站起来,拉起妈妈的小手回家。以后,再要东西时,他就会跟妈妈商量,绝对不会再在地上打滚,因为她知道了打滚是没有用的。所以说孩子很小的时候,提出无理的要求,家长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3~6岁孩子提要求,家长拒绝,他顶多在地上打个滚。如果得不到满足,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而如果小时候你不管,到了十二三岁,他无理取闹,你拒绝他,他就会摔门而出,拔腿就走。到了十五六岁,你拒绝他,她能把一瓶农药喝下去,他能扒着楼檐,威胁你,他能从高架桥上纵身一跃,毫不留念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到了那个时候,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为了孩子的安全,只有妥协,而你一旦妥协,换来的是孩子更加嚣张,以至于最后恩将仇报,走上犯罪的道路。
2017年8月30日,耒阳县金北社区,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黄某,因父母批评她不做家务,黄某赌气从9楼天窗一跃而下,坠楼身亡。
三天之后,一名男生吴某,老家在南阳镇,因为没有考上高中,家长要他到外地读文武学校,吴某对此不同意,跳楼自杀。
前段时间在上海,华中职业学校的一名17岁的学生。因和同学发生矛盾,被妈妈批评了几句,打开车门,冲向桥边,跃身而下。只留下紧随其后的妈妈,跪在地上,不停的捶打地面,哭得声嘶力竭。
大家看一看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原因仅仅是一句批评、一句指责、一句考试失利,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凋谢了。而这些事件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家长和孩子沟通不够,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没有敬畏之心,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生命。
所以说管理孩子一定要早,一定要在孩子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树立家长的威严,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该要?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建立正确的思维、行为模式。
管理孩子一定要准和狠
经常有家长说:“老师拜托你了,我们不在家,管不着孩子,他也不听我们的,你要多操心、多管教。”
这些话,看似是对老师无限的信任,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以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连家长的话都不听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没有敬畏之心,不懂感恩的孩子,老师的话他们也不会听进去,他们很难在学习的道路上走的长远。
有的孩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爸妈没管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短的说3~6岁,长的说10岁以前。所以说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亲自抚养,即使有特殊原因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的,你也要每天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给孩子视频,询问他在学校里面学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有没有和同学闹矛盾。通过视频完全可以辅导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和孩子培养感情的过程。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绝不姑息。如果孩子知错不改,这时候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可以要求爷爷、奶奶的配合,知错不改,不给零花钱、不买玩具、不买新衣服等等,想尽一切办法促使孩子改正,树立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所以说管理孩子一定要准和狠。“准”就是发现问题,对症下药。“狠”就是绝不姑息,迫使孩子改正。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恒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培养孩子也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古代的大教育家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为了给他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就跟着人学习哭丧、办丧事的游戏。母亲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成长,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就学习做买卖和杀猪宰羊。母亲想这个地方也不行,于是他又把家搬到了学堂旁边。而在这里,孟子看到了很多有文化的人,跟他们学习鞠躬、行礼。孟子母亲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最后孟子成为一代大学问家。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家长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袒护包庇,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想办法及时的解决。
孩子的性格,思维行为习惯,只有在家长的养育下才能形成,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最好的起跑线。没有家长们良好的养育,再好的老师,再好的培训班,也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