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藏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我们终将与之遭逢,像水溶于水中。
《蓝》中,朱莉的每一次心灵的安抚都是通过游泳来完成。在一汪碧水中,朱莉与自己和解。 才情似乎偏好女人, 苦难也似乎偏好女人。朱莉试图通过隐遁自己的音乐天赋来过一种臻于完善的生活,可是现实却百嘲弄。一场车祸,使得生活表面的平静被打破。丈夫,女儿的离去,让朱莉痛不欲生。然而,在轻生的那一瞬间,朱莉犹豫了,死亡的恐惧胜过一切意义。她说,“我不要回忆了。”在与丈夫曾共寝的床褥上,她与另一个男人用性的方式完成了一场对过去生活的交接仪式。 而后,她选择了逃离 。
也许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但她的良性品质却帮助她重生。对亲友的慷慨,对楼下妓女的人性关怀,甚至是对丈夫情人的体谅。朱莉看着丈夫情人颈上的同款项链说,"不用告诉我,他显然爱你。"丈夫出轨的秘密姗姗来迟,将回忆的匣子打破,将感情不堪的一面血淋淋地暴露在朱莉面前。她瞳孔大小的激变诉说着女人的无力。
丈夫生前未完成的乐谱是影片的物件线索。于影片人物手指的轻触中,音乐将影片中人物的情愫娓娓道来。触动人心的音乐总是担起调动观众情绪的大梁。而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一名成熟导演,更是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私人化的影视风格使得作品留下自己的鲜明标志。蓝色奠定了影片的情感基调,在无边无际的蓝色中,观众席里一片叹息声。 清脆的风铃声与低沉的笛声相互辉映,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在观众心里留下无数个珠痕。于是那些似曾相识的过去一股脑地袭来,使人陷入悲天悯人的境地。还是那张床褥,还是那个始终在原地等待朱莉的男人,还是用性的方式,朱莉完成了一场对自我的救赎。
有些事物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正从朱莉那老年痴呆的母亲,即使混淆了最亲近的那些人的名字,但是她们在她生命力留下的烙印却挥之不去。只要知道那些人存在过,又何必记准她们的名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朱莉的遭遇是可悲的,朱莉的心境是可敬的。正如丈夫的情人所言,''他说你是慷慨的,让人信赖。"也许自爱自强的女人容易在感情里受伤害,譬如马伊琍。但是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她们的内心有强大的内核。 无论你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要丧失于与自己和解的勇气,那么生活定当不负你。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