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纳兰容若
曾经“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有谁知”,如今,一个女子试图从他的词中解读纳兰心事。这本书,白落梅延续她一贯的风格,用空灵,优美,精炼的文字,将纳兰容若的生平娓娓道来。以诗词,以议论,以抒情相结合,更加饱满而精彩的对纳兰进行了描述。她把一个博览群书,多情美好的纳兰展现给我们,这本书,是属于我们通向纳兰内心的桥梁,是属于我们走进纳兰的一条通道。
在白落梅的词传中,纳兰容若的一生,简短却有力“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了今生这场红尘游历。”
携着高贵的王冠在腊月出世的纳兰使整个王府热闹非凡,王公贵族都纷纷来祝贺,自带高贵光环的他在出生就注定了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过平淡安稳生活。可他却偏不喜欢烟火璀璨,从周岁时抓周,就注定了他是矛盾的一生。他一手紧握毛笔,一手紧握珠钗。笔即学识,后来的他的确学识过人,也有济世报国之心;珠钗即儿女情长,后来的他的确情深似海,几段情缘相伴一生。
或许上天是眷顾纳兰的,于这平淡若水的生活中给他送来了素雅安静的表妹,且叫她“青梅”。他是她的东郎哥哥,她是他的青梅妹妹。朝夕相处,吟诗作对,情愫暗生,犹记梨花树下他为她抚琴,她为他研磨,他为她写下《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郎情妾意多美好的一对,然而纳兰是多么高贵的身份,普通地位的无名女子父母怎肯接受,表妹被送进宫了。眷顾他的上天却又捉弄了他,他看着青梅妹妹送进去,又突发寒疾,他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家世,身份,地位深深的束缚着他,所有的悲伤他只能独自忍受,所有美好都如梦一般成泡影浮现。此刻“争教两处销魂”。
学识过人的纳兰,在表妹离开的两年里,汇编了《通志堂经解》让康熙为他的才能深深的折服。他的另一段幸福接近了他,那一年她取了卢氏,他二十二岁,她十七岁。卢氏从小就倾心纳兰,她温柔大方,慧心兰草,她用她的暖去感化他的冷,纳兰因她的到来也不再那么执着于表妹,也不再那么寂寞。然而,纳兰声名燥热,被康熙昭进宫,赐予了他并不喜爱的职位,纳兰渴望自由,官场束缚了他那向往自由的情怀。这一次,他因皇命不可抗又一次失去挚爱。上天像真的在捉弄他一样,又一次让他经历失去挚爱的痛苦,又一次让他经历坎坷的情路。这不禁让我想起他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此刻的他一定处于失去亡妻的痛苦中,我想,纳兰一定充满了遗憾吧,他的无奈又有几人能知呢?
纳兰的最后一段幸福在江南水乡,与江南才女相识相恋,可是仍旧好景不长,这次他却是因寒疾永远的离开。白落梅笔下描绘了纳兰短暂的一生,渴望自由却被家族被名利被皇帝所束缚,一代才子满腹才情,却只落的一场空,繁华在他眼中,不过是困住他的紫金笼。似锦的人生,却无法追寻心之所向,请之所往。纳兰容若是王府公子,是皇宫一等侍卫,更是大清第一才子。
在这本书里,通过白落梅的细腻描写,纳兰容若的情感经历,仕途经历都跃然于纸上。所有的经历到最后都是一场幻影一场红尘的游历。或许他不是一个专情种,但却是痴情种,痴情于自由人生,痴情于和他相伴的女子。“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白落梅,以她的描述,融入她的情感,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痴情素淡的纳兰,让我们走进了纳兰,以她的方式让我们感受了纳兰容若!然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你遇见白落梅的《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你眼中的纳兰容若又是如何呢?
个人分享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或者你也喜欢 可以找我沟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