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原文】
闰月,丙子,以泾原节度使田希鉴为卫尉卿。李晟初至凤翔,希鉴遣使参候,晟谓使者曰:“泾州逼近吐蕃,万一入寇,州兵能独御之乎?欲遣兵防援,又未知田尚书意。”
使者归,以告希鉴,希鉴果请援兵,晟遣腹心将彭令英等戍泾州。
晟寻托巡边诣泾州,希鉴出迎,晟与之并辔而入,道旧结欢。希鉴妻李氏,以叔父事晟,晟谓之田郎。
晟命具三日食,曰:“巡抚毕,即还凤翔。”希鉴不复疑。
晟置宴,希鉴与将佐俱诣晟营。晟伏甲于外庑,既食而饮,彭令英引泾州诸将下堂,晟曰:“我与汝曹久别,各宜自言姓名。”于是得为乱者石奇等三十余人,让之曰:“汝曹屡为逆乱,残害忠良,固天地所不容!”悉引出,斩之。
希鉴尚在座,晟顾曰:“田郎亦不得无过,以亲知之故,当使身首得完。”
希鉴曰:“唯。”遂引出,缢杀之,并其子萼。晟入其营,谕以诛希鉴之意,众股栗,无敢动者。
李希烈遣其将翟崇晖悉众围陈州,久之,不克。李澄知大梁兵少,不能制滑州,遂焚希烈所授旌节,誓众归国。甲午,以澄为汴滑节度使。
宋亳节度使刘洽遣马步都虞候刘昌与陇右、幽州行营节度使曲环等将兵三万救陈州,十一月,癸卯,败翟崇晖于州西,斩首三万五千级,擒崇晖以献。乘胜进攻汴州,李希烈惧,奔归蔡州。
李澄引兵趣汴州,至城北,恇怯不敢进。刘洽兵至城东。戊午,李希烈守将田怀珍开门纳之。明日,澄入,舍于浚仪。
两军之士,日有忿阋。会希烈郑州守将孙液降于澄,澄引兵屯郑州。诏以都统司马宝鼎薛珏为汴州刺史。
李勉至长安,素服待罪。议者多以“勉失守大梁,不应尚为相。”
李泌言于上曰:“李勉公忠雅正,而用兵非其所长。及大梁不守,将士弃妻子而从之者殆二万人,足以见其得众心矣。且刘洽出勉麾下,勉至睢阳,悉举其众以授之,卒平大梁,亦勉之功也。”
上乃命勉复其位。
议者又言:“韩滉闻銮舆在外,聚兵修石头城,阴蓄异志。”
上疑之,以问李泌,
对曰:“滉公忠清俭,自车驾在外,滉贡献不绝。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皆滉之力也。所以修石头城者,滉见中原板荡,谓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迎扈之备耳。此乃人臣忠笃之虑,奈何更以为罪乎?滉性刚严,不附权贵,故多谤毁,愿陛下察之,臣敢保其无它。”
上曰:“外议汹汹,章奏如麻,卿弗闻乎?”
对曰:“臣固闻之。其子皋为考功员外郎,今不敢归省其亲,正以谤语沸腾故也。”
上曰:“其子犹惧如此,卿奈何保之?”
对曰:“滉之用心,臣知之至熟。愿上章明其无它,乞宣示中书,使朝众皆知之。”
上曰:“朕方欲用卿,人亦何易可保!慎勿违众,恐并为卿累也。”
泌退,遂上章,请以百口保滉。
它日,上谓泌曰:“卿竟上章,已为卿留中。虽知卿与滉亲旧,岂得不自爱其身乎?”
对曰:“臣岂肯私于亲旧以负陛下!顾滉实无异心,臣之上章,以为朝廷,非为身也。”
上曰:“如何其为朝廷?”
对曰:“今天下旱、蝗,关中米斗千钱,仓廪耗竭,而江东丰稔。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面谕韩皋使之归觐,令滉感激无自疑之心,速运粮储,岂非为朝廷邪?”
上曰:“善。朕深谕之矣。”
即下泌章,令韩皋谒告归觐,面赐绯衣,谕以“卿父比有谤言,朕今知其所以,释然不复信矣。”因言:“关中乏粮,归语卿父,宜速致之。”
皋至润州,滉感悦流涕,即日,自临水滨发米百万斛,听皋留五日即还朝。皋别其母,啼声闻于外。滉怒,召出,挞之,自送至江上,冒风涛而遣之。
既而陈少游闻滉贡米,亦贡二十万斛。
上谓李泌曰:“韩滉乃能化陈少游亦贡米矣!”
对曰:“岂惟少游,诸道将争入贡矣!”
吏部尚书、同平章事萧复奉使自江、淮还,与李勉、卢翰、刘从一俱见上。
勉等退,复独留,言于上曰:“陈少游任兼将相,首败臣节,韦皋幕府下僚,独建忠义,请以皋代少游镇淮南,使善恶著明。”上然之。
寻遣中使马钦绪揖刘从一,附耳语而去,诸相还阁。从一诣复曰:“钦绪宣旨,令从一与公议朝来所言事,即奏行之,勿令李、卢知。敢问何事也?”
复曰:“唐、虞黜陟,岳牧佥谐。爵人于朝,与士共之。使李、卢不堪为相,则罢之。既在相位,朝廷政事,安得不与之同议而独隐此一事乎?此最当今之大弊,朝来主上亦有斯言,复已面陈其不可,不谓圣意尚尔。复不惜与公奏行之,但恐浸以成俗,未敢以告。”竟不以事语从一。
从一奏之,上愈不悦,复乃上表辞位,乙丑,罢为左庶子。
刘洽克汴州,得《李希烈起居注》,云“某月日,陈少游上表归顺。”少游闻之,惭惧发疾,十二月,乙亥,薨,赠太尉,赙祭如常仪。
淮南大将王韶欲自为留后,令将士推己知军事,且欲大掠。
韩滉遣使谓之曰:“汝敢为乱,吾即日全军度江诛汝矣!”韶等惧而止。
上闻之喜,谓李泌曰:“滉不惟安江东,又能安淮南,真大臣之器,卿可谓知人。”庚辰,加滉平章事、江淮转运使。
滉运江、淮粟帛入贡府,无虚月,朝廷赖之,使者劳问相继,恩遇始深矣。
是岁蝗遍远近,草木无遗,惟不食稻,大饥,道殣相望。
【原文华译】
1 闰十月八日,任命泾原节度使田希鉴为卫尉卿。李晟初到凤翔,田希鉴遣使参候,李晟对使者说:“泾州逼近吐蕃,万一入寇,州兵能单独抵御吗?我想要派兵防援,又不知道田尚书的意见。”
使者回去报告田希鉴,田希鉴果然请求援兵,李晟派心腹将领彭令英等戍防泾州。
李晟不久以巡边为名抵达泾州,田希鉴出迎,李晟与他并马入城,一路追叙旧日往事,相谈甚欢。田希鉴的妻子李氏,把李晟当叔父事奉,李晟称呼田希鉴为田郎。
李晟命准备三日食物,说:“巡抚完毕,即还凤翔。”田希鉴不再起疑。
李晟摆设宴会,田希鉴与将佐一起到李晟军营。李晟埋伏甲士于廊外,酒酣饭饱,彭令英引泾州诸将下堂。
李晟说:“我与诸位久别,应当各自作一下自我介绍。”于是找出作乱者石奇等三十余人,斥责他们说:“你们屡次逆乱,残害忠良,本来为天地所不容!”全部带出去斩首。
田希鉴还在座,李晟回头看着他说:“田郎也不能说没有过错,看在我们是老朋友的分上,应当给他留一个全尸。”
田希鉴说:“是。”于是田希鉴被拉出去,连同他的儿子田萼一起绞死。李晟进入田希鉴军营,晓谕以诛杀田希鉴的理由,众人股栗,无人敢动。
2 李希烈派部将翟崇晖全军围攻陈州,很久不能攻克。李澄知道大梁兵少,不能控制滑州,于是焚烧李希烈授给他的旌节,誓众归国。闰十月二十六日,皇帝任命李澄为汴滑节度使。
3 宋亳节度使刘洽派马步都虞候刘昌与陇右、幽州行营节度使曲环等将兵三万救援陈州,十一月六日,击败翟崇晖于州西,斩首三万五千级,生擒翟崇晖,押送京师献俘。乘胜进攻汴州,李希烈惧怕,奔回蔡州。
李澄引兵前往汴州,到了城北,懦怯不敢前进。刘洽兵抵达城东。十一月二十一日,李希烈守将田怀珍开门迎降。第二天,李澄入城,驻扎在浚仪县府。
李澄与刘洽两军士兵,每天都愤怒争斗。正巧李希烈郑州守将孙液投降李澄,李澄引兵移驻郑州。皇帝下诏,任命都统司马宝鼎人薛珏为汴州刺史。
李勉抵达长安,素服待罪。议事的人多认为“李勉失守大梁,不应仍兼宰相”。
李泌对皇帝说:“李勉公忠雅正,而用兵非其所长。当初大梁失守,将士抛妻弃子而跟从他的有接近二万人,足以见他能得众心。况且刘洽出自李勉麾下,李勉到了睢阳,立即把军队全部交给刘洽,最终平定大梁,也是李勉之功。”
皇帝于是命李勉官复原职。
议事的人又说:“韩滉听闻皇帝銮舆在外,聚兵修石头城,密谋反叛。”
皇帝起疑,以问李泌,李泌回答说:
“韩滉公忠清俭,自从陛下车驾在外,韩滉贡献不绝。况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都是韩滉的功劳。之所以修石头城,是韩滉看见中原动荡,认为陛下将渡江南下,为迎驾做准备而已。这都是人臣忠笃的考虑,怎么反而成了罪名呢!韩滉性格刚严,不攀附权贵,所以多有诽谤诋毁,希望陛下明察,臣敢担保他没有二心。”
皇帝说:“外议汹汹,章奏如麻,卿没有听说吗?”
李泌回答说:“臣当然听说了。韩滉的儿子韩皋为考功员外郎,如今都不敢回家探亲,正是谤语沸腾的缘故。”
皇帝说:“他的儿子尚且如此畏惧,卿为什么为他担保呢?”
李泌回答说:“韩滉之用心,臣非常了解。臣愿意上疏为他辩明,乞请宣示中书,让朝臣们都知道。”
皇帝说:“朕正要用卿,担保一个人,谈何容易!你要谨慎,不要违背众心,恐怕连你一起连累了。”
李泌退下后,正式上疏,请以全家百口性命为韩滉担保。
另一天,皇帝对李泌说:“卿竟然上疏,朕已为卿留中不发。虽然知道卿与韩滉是亲旧,岂能不自爱其身呢!”
李泌回答说:“臣岂肯私于亲旧而辜负陛下!只是看见韩滉实在没有异心,臣之上章,是为朝廷,不是为自身。”
皇帝说:“怎么是为朝廷?”
李泌回答说:“如今天下旱灾、蝗灾,关中米一斗值一千钱,仓廪耗竭,而江东丰稔。愿陛下早日下发臣的奏章,以解朝众之惑,面谕韩皋,让他回家省亲,令韩滉感谢而无自疑之心,速运粮储,岂不是为朝廷吗?”
皇帝说:“善!朕深刻理解了。”
即刻下发李泌奏章,令韩皋请假回家探亲,当面赐给他红色官服,晓谕他说:“最近朝中对卿的父亲有一些诽谤的话,朕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释然不再相信了。”
又说:“关中缺粮,回去告诉卿的父亲,应尽快运粮。”
韩皋抵达润州,韩滉感悦流涕,即日,从临水滨发运米一百万斛,让韩皋留家五日就还朝。韩皋与母亲告别,哭声屋外都能听见。韩滉怒,召出,用棍子打了他,亲自送到江上,冒着大风大浪,让他马上走。
既而陈少游听闻韩滉贡米,也进贡二十万斛。皇帝对李泌说:“韩滉竟能感化陈少游也进贡大米!”
李泌说:“何止陈少游,诸道将争相入贡了!”
4 吏部尚书、同平章事萧复奉使从江、淮地区回来,与李勉、卢翰、刘从一共同朝见皇帝。
李勉等退下后,萧复单独留下来,对皇帝说:“陈少游位兼将相,却首先做出有亏臣节的事,韦皋只是一个幕僚部属,却能单独建立忠义,请以韦皋替代陈少游镇守淮南,让善恶彰明。”皇帝同意。
立即派宦官马钦绪去见刘从一,附上去耳语一番,然后离去。几位宰相回到各自的阁室中。
刘从一向萧复说:“马钦绪宣旨,让我与你商议朝见皇上时所说的事,即刻上奏执行,不要令李勉、卢翰知道。敢问你跟皇上说的是什么事?”
萧复说:
“尧舜升降官员,四方诸侯全都同意。在朝堂上当众赐给爵位,让朝士百官共知。假使李勉、卢翰不能胜任宰相,那就罢免他们。既在相位,朝廷政事,怎么能不与他们商议,而独自隐瞒这一件事呢!这是当今最大的弊病,早上主上已经跟我交代这些话,我已经当面说不能这样,想不到皇上还是坚持。我并不是不愿与您一起上奏执行,只是怕逐渐成为惯例,所以不敢告诉你。”最终也不告诉刘从一。
刘从一上奏说明,皇帝更加不悦,于是萧复上表辞职,十一月二十八日,罢相为左庶子。
刘洽攻克汴州,得到《李希烈起居注》,说:“某月日,陈少游上表归顺”。陈少游听闻,羞惭恐惧,发病,十二月八日,薨逝。追赠为太尉,赙仪和葬礼规格按正常级别。
淮南大将王韶想要自己担任留后,让将士们推举自己主持军事,并且想要大肆抢掠。
韩滉派使者对他说:“如果你敢作乱,我即日全军渡江诛杀你!”王韶等惧怕放弃。
皇帝听闻,喜悦,对李泌说:“韩滉不仅安定江东,又能安定淮南,真是大臣之器,卿可以说是有知人之明!”
十二月十三日,加授韩滉为平章事、江淮转运使。韩滉运江、淮的粟米、绸缎入贡京师,没有一个月停止,朝廷都依赖他,使者劳问相继,皇帝对他的恩遇更深。
5 本年蝗灾遍及远近各地,草木都被吃光,唯独不吃稻子,发生大饥荒,道路上饿殍相望。
【学以致用】
不同人有不同的倾听密码,找对密码才能说动人。
跟豪侠说利益,跟小人谈道义,这就是密码不对,很难说动人了
看唐德宗与李泌的这段对话
李泌说韩滉忠笃清俭,不攀附权贵,与国家有功,这些唐德宗听不进去,因为这些东西与唐德宗本人没有关系,他没有感觉。
但是,当李泌说到了运粮的事情,唐德宗的感觉立马上来了
上曰:“善。朕深谕之矣。”
这就是唐德宗的倾听密码,谈利益,谈钱,谈好处,他就深刻理解了。
回过头来,再看当年的刘晏事件(笔记1097篇)
同样是被唐德宗猜忌谋反,如果有人能够像李泌这样,说清楚刘晏在经济上对朝廷的价值,或者刘晏可能就不会死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倾听密码这种事呢?
这就是心外之理的缘故。
而心外之理,就是由每个人自身的习性,加上他后天所学的认知结合而成。佛家所讲的我执障碍,就是这个玩意。
所以我们要说服人,还是得先观察下对方的心性,是君子,就用君子的频率,是小人,就得切换成小人的频率。
这一点,面对唐德宗这类老板,李泌的段位很高,可以做到来回切换, 而陆贽呢,可能自身心性的因素他不愿这么干,所以比李泌的做法要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