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我只去过一次,是在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为了奖励我的苦读,暑假时,我们举家坐着一个乡镇企业家的办事车从河南出发一直开到古城西安。
那时,外公外婆都还健在,出发前外公把抄有舅外公地址的纸条塞给我。舅外公这一支早年从河南逃难到了西安,至今也已经繁衍了几代人,据说其时正在西安做旅社生意。
费了些周折我们总算是找到了这门宗亲,也因此在他家的客栈安置下来。房间虽破,却正靠着一段古城墙,城墙宽可行车,傍晚时分城墙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好像正在举办舞会。直到夜深人散,躺在床上还能看到一片光明,开始我以为是墙头一盏未熄的路灯,定睛一看竟然是一轮明月,又大又圆,镶嵌在泼墨一般的夜幕里。面对这赤裸裸的邀约,我再不能入睡,说动一家人出门,爬一段台阶上到城墙上漫步,月光把一片清辉洒在我们身上,陪着我们默默地走,五千年的故事,欲说还休!
说到古迹,忽然又想起几天前曾经到过的真如古镇,真如古镇在上海虽然最早被开发和保护,却最先消融进繁华的都市魔方里,只留下一个真如寺,一条真如古街,和一条蜿蜒开去小河。进出古镇是两座仿古牌楼,中间是一条青砖铺成的街道,街道两边是林立的商铺,商铺也都是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所经营的物件也显得老旧,置身其中好象突然回到了七八十年代。
下了公交,进入古镇前要走上一段路,我于是顺口给女儿编故事,讲的是一个古老的族群,如何在神灵的保佑之下,逃难到一块天赐宝地,然后繁衍,壮大,堕落,毁灭和重生…女儿把自己也设为里面的一个小英雄,不时加添一些情节,但是大多数时候,她都在不停的问“然后呢?”
就是在些这不间断的“然后呢”声中,我们挨个儿走进一家又一家商铺。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久以不见的记帐簿和小时候求之而不得的红蓝复印纸,也买到了一支毛笔和一打宣纸,几乎看到了女儿学校里所要求过的所有文具,感觉一下子穿越到了儿时村头的小卖部,你想要什么总能在那里找到。
长长久久的一段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家人,一段静谧的时光;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现代人,穿街过巷而来,只为偶遇一段历史的幽魂,寻得心底片刻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