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辈是60年代生人,那些年,是生存早期摸索阶段的年代,在父辈们的嘴里和心里,都是艰苦卓绝的日子。
比如,那时候的教育和学习,也就是教一教毛主席语录。学生不会有数学课本,课本是极其稀缺的资源,知识的传递和获取难度非常大。小孩子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学习,而是望牛,拣狗屎,捉泥鳅黄鳝,换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一学期学费2.8元,因贫困户写申请减免2元,只交0.8元,就这样,大队队长做足了心理功课,当天答应可以读书,第二天一早,父亲也反悔了。从此,天道地道两相隔绝,再没有机会在可以好好吸纳知识的年龄好好学习。这是父亲经常提起的往事,从父亲的语气里,满是愤怒,蛮是懊悔。我把这叫做忆苦思甜,真实的情景再难体会。
比如,那时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也要走上半天或一天。10岁的小身板要到几十公里外背10斤煤炭。好一点的,穿着草鞋,草绳在脚背上勒出大泡是常有的事情;更贫困的,赤脚,那时的大地,可没有现在水泥地面的平整。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是:脚底的老茧子。
还有一个故事,我脑海中印象深刻。为了补贴家用,那时总是傍晚出门,趁天黑到田里捉蛤蟆。夜晚的蛤蟆,用电筒一照,便一动不动。而且,一捉,就是一整夜。第二天天亮后回到家,睡几个小时,下午再把头天捉到的蛤蟆拿到街上叫卖。每天这样的辛苦,在那些年的经济形势下,也换不回一家人一天的米钱。这样的时间总是持续2-3个月才会停止。这样的苦日子,真的是我辈不敢想象的日子。自己,在午夜12点之后,便再也熬不住,眼睛也睁不开。
60年代生人,如果有什么童年,那时牛背上的童年。别想着牧童短笛,流短歌长。在父辈的记忆中,真实的情景实际是:当牛在山坡或水田里吃草或休息,牧童想闭目养神一会儿,牧童的身上会爬满苍蝇,扰得人不得安生。这是草长莺飞的春夏。入秋后,冬天渐渐降临,青草已经枯黄。这是的喂牛就得是秋天收获稻谷后,晒干的谷草。谷草堆,幼时有幸见过,谷草,会释放很多细毛,沾在身体上,浑身都会发痒,而且是持续的发痒。
我慢慢听来,没有幸福童年,甚至,没有童年。60年代生人的自白,是一曲赞歌,歌唱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对比当下的生活,那时是苦,此时是甜,再累亦是甜。毕竟,我们深知,努力会有所回报;世界总生产物质上涨,人均物质消费下降,但人均分得的事物和总类却上升。这一点,我们足够敏感。
面对未来时,先来一场忆苦思甜。体会当代的幸福,多一些的付出时间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