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宇
大家好,我是周宇,坚持一下科技和破易云的创始人。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作为一个法律专业的文科生,我先后经历了从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到律师,再到科技公司创始人的角色和身份的转变。
在过去三年,坚持一下科技起步阶段的第一个主营产品是【破易云】,主要是为具体办理破产案件的律师以及其他类型的破产管理人和法院提供破产案件办理过程的数字化协作和管理服务。
很多在不同场合刚认识的新朋友,以及身边熟悉的朋友,在聊到我司所在行业和具体业务的时候,在听完我的简单介绍后,总是会展现出不同程度的“诧异与好奇”。
“破产?”“破产是什么?”“破产还能搞科技?”“你们是把公司搞破产吗?”“把公司搞破产了你们有什么好处吗?”“破产?那这几年你们的业务一定非常好吧?”以至于每次我参加五人以上的创业者活动,或者加入某个创业相关社群的时候,当我介绍到我是做破产数字化服务的时候,接下来一定是长时间的“沉默与寂静”~
所以,在经过了在行业里持续的深耕与实践后,在当下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进行调整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来认真讲讲,我们为什么当初会选择从“破产”这个行业出发创业,以及在我们的认知里,“破产”这个行业,于国家,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到底是什么。
一、关于破产的普世面面观
在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的传统认知下,大部分人在看到或者听到“破产”后,第一反应大概率一定是“倒闭”“完蛋”了。我们总是不时会在新闻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公司和老板们“破产”的消息。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总是喜闻乐见看到曾经的某个所熟识的企业或者老板破产,然后奔走宣告,完了可能还会在转发朋友圈或者分享给他人的时候,心底默念一句,“你也有今天”。
而从事破产制度理论研究的专家老师与实践从业者们,在解读或者传递与破产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时,专业的文字和用语表述,以及大部分只局限于行业内的研讨与分享,让破产制度、文化及价值在面向社会更广泛的传递时,也始终步履不前。
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长久以来,在中国,【破产】这两个字,总是只与企业和企业家的吉兆、声誉挂钩,成为了企业和企业家们闻之色变,讳莫如深的话题,同时,也被动的成为了绝大部分企业和企业家们在遇到经营困境时,即便到了万不得已,也不想去了解和使用的方法。
而事实的情况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破产】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制度本身而言,【破产】就包含有重整、和解与清算三大程序类型,“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让价值尚存的市场主体重获新生,让病入膏肓的及时清退,最终实现局部社会经济和生产资源要素的合理化再分配。
【破产】并不是失败的象征,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持续焕新经济发展,动态重塑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破产制度如何焕新经济发展
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拥有了总数约1.7亿个市场主体,其中企业数量占比超过5000万,与此同时,每年新增市场主体总量约2000万个,其中企业数量约900万。
在存量与增量都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超过3年,如果是具体到中小企业,这个数字会更短。仅仅只是从企业服务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与企业生命后周期服务的【破产及相关市场】,犹如一片蓝海,大有可为。
那么首先需要理解并明确的,就是破产的内涵。破产不仅仅是企业生命的结束,更深层次的,它是一种机制,一种对资源重新配置的手段。当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无法继续经营时,破产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资产会被重新评估,债务会被重新安排,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对于尚有经营价值的企业而言,破产可以使其减轻债务负担,获得重新发展的机会。同时,对于社会和市场而言,破产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它强制企业清算不良资产,促使资源向更高效、更有潜力的企业流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在经济的调整、转型及一定时间内的下行期,破产数量可能会增加,这反映了企业无法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维持经营的情况。然而,这个过程也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通过清除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破产为那些能够适应新经济环境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因此,破产也是经济周期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这里简单的列举两个例子。首先,以美国钢铁行业为例。20世纪初期,美国钢铁业经历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许多钢铁企业纷纷申请破产。然而,正是这一过程推动了行业整合,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美国钢铁业在全球竞争中重获优势。
其次,以雷曼兄弟公司为例。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然而,这次破产也促使了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更稳健的基础。
三、破产制度如何重塑经济价值
破产是经济价值重塑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破产可以被视为一种“解构”的过程。当一个企业破产时,其原有的经济价值往往会随之消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经济价值就完全消失了,反而有可能成为转型重生的重大机遇。所谓“不破不立,破产也是生产力。”它们可能会以新的形式,新的组合,出现在新的企业中。这就是经济价值的重塑。破产并不是消灭经济价值,而是将原有的经济价值进行重新塑造,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破产清算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而破产清算正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强制企业结束营业,为资源重新配置提供了可能。破产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其提供的"清零"机会。这种"清零"不仅清除了企业的债务负担,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他们可以利用他们过去的经验,结合新的市场需求,创建新的企业,开始新的经济发展。这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还有助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其次,破产制度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而破产制度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退出机制,使投资者能够及时止损,保护自己的利益。不仅如此,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引入新的投资人。待重整企业有了源头活水,投资人也以相对较低的投入,获得扩大企业规模的机会。
同时,破产制度还能惩罚那些管理不善或经营不善的企业,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2001年,美国著名的安然公司因财务造假丑闻爆发而申请破产。安然的破产不仅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也让公司有机会重新开始。破产制度为安然提供了一种合法、有效的退出机制,使得公司的资产得以变现,债务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更重要的是,安然的破产引发了美国对企业治理结构和监管机制的深刻反思,推动了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此外,破产也能促使企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于企业而言,破产是一种极端但必要的风险转移方式。它使企业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策略、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措施。为了避免再次陷入破产困境,企业将更加注重稳健经营、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其自身的竞争力。破产机制的存在使得那些没有竞争力、经营不善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从而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公平。
不仅如此,破产还可能引发创新。当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时,创新可能成为唯一的出路。因此,破产可能刺激企业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或管理变革,以提高其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现在大家所熟识的苹果公司,也曾经历过破产的危机。然而,正是通过破产制度,苹果公司成功地重新崛起,成为了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
1997年,苹果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负债累累。为了扭转局面,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和改革,并申请了破产保护。在破产期间,苹果公司的资产被妥善保管和变现,同时避免了债权人对公司的追偿。这一过程为苹果公司提供了喘息之机,使其能够重新调整战略、重整旗鼓。最终,苹果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效运营管理成功脱胎换骨,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之一。
最后,破产也有助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社会效率。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破产的过程中,企业会被要求进行全面的资产清算和债务重组,以尽可能地减少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损失。这个过程有助于揭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企业透明度、推动资源重新配置,有助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和竞争力。
四、国家给力,举众力,惟愿天下无破
当下,我们国家正在进行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和调整,随着国家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指出,对陷入财务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适用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程序。而这个过程,需要法院、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破产】不仅仅是失败的象征,更是经济发展和价值重塑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理解破产的本质和作用,不应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通过破产,我们可以救治那些价值犹存的企业,淘汰那些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企业,为新兴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我们应当尊重并利用好这一机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经济蓬勃发展,让“天下无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