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有跑过业务了,不知道是害怕呢,还是准备的不够充分。
昨天下午,商业计划书快结尾的时候特别想抽支烟,几次看到打火机却看不到烟盒,实在不能集中精力了,就下楼买烟去了。
走到小区大门的时候,发现没带钥匙。
买了烟,抽了一口,想一想又回不了家,还不如就近转一转。烟店的老板专心玩着游戏,随便说了几句话再不搭理我,让人感觉无趣。
随后我就向铺面较多的街道走去。铺面一家挨着一家,各种类型,都是围绕小区服务的。基本是新开的,没啥顾客,很多店里的人都在看手机。当我路过一个骨科诊所,抬头看它到底是治啥病的时候,一个人走过来给我发了一张传单。
我又低头看传单,顺便看了看那个人。酱红色薄棉袄,头戴套头毛线帽,脸瘦,鼻子嘴唇的样子感觉他挺冷,不过嘴巴带着微笑,说: 可以免费给你治疗三次。
过来一辆车,我俩躲路边说话。他就是店里的老板,他祖上是中医世家,他也是学这个的。我问他几个问题,中医为什么没有西医受国家重视?养生和治疗的概念是怎么区分的?不静脉注射用什么办法代替它?
他一个又一个给我解答,句句在理,他就是一个专业大夫。
我掏出烟给他一支,我俩一起抽。他还说大医院专科狭窄,不全面考虑病人的问题。后来他请我进去坐,倒茶继续聊。
我给他建议采用微信社群方式引流,总比站门口发广告效果好。他不置可否,他说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很难,尤其是病人们固执的相信大医院治不好的病别人也没办法。
大医院的做法会气死人,收了你的钱,要了你的命,还让你说不出来话。
这个概念是这样,我我们现在的医院做什么?
它救死扶伤,站在太平间门口,挡住让来这里的人不要进去,手段就是抢救,延迟进去的速度。
中医养生,站在医院门口不让你进去,让你通过调养不得进医院的病。
现在的医疗权威掌握了所有的话语权,在概念上不来区分,你中医就是弱势,病人就信医院。
我俩讨论所有话题的时候,我早忘记了提前准备好的话术,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都忘了。
我的任务是为做业务铺垫,先和人熟悉起来,找到他的需求,完了提供解决方案,最后成交,最后合作起来一起做市场。
看来顺其自然的方式比刻意给人灌输概念、刻意引导,容易和人沟通。
不着急,先建立共识再给他说我的业务。先帮他把生意做起来再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