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状元是古代科举制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悬梁刺股、寒窗苦读的奋斗目标。自隋唐以来,中国古代涌现出来的文状元共552人,而中武状元为293人,下面就来看看其中三位最牛的武状元:一位官职最大,一位年龄最小,一位姓名最牛。
一、史上唯一官至丞相的武状元:唐代郭子仪。
郭子仪有两大特点,一是“文二代”出身。他祖上世代文人,是士大夫家族。二是“武一代”转身。郭子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英年早逝,家道中落,连温饱都是个问题,结果郭子仪从小就没有没受到过系统的教育。然而上帝关了一扇门,但同时打开了一扇窗。郭子仪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但他却开始习武。天道酬勤,他的骑射之术很快出类拔萃。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少年的郭子仪参加了武则天设立的武举考试,结果他出人意料地夺得第一。
然而,郭子仪虽然成了武状元,但并没有从此飞黄腾达,相反,他只是做了一个守边疆的小官。公元755年,历史上著名的 “安史之乱”爆发了,国家危急之时,郭子仪临危受命,他一路从河东打到了河北,联合当地的起义军重创叛军。也正是因为这样,郭子仪一战而红,威名响彻全国。被拜为大将军。
郭子仪一生共经过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他一战成名后,维护好国家安危20多年。他是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的人,并且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最被皇帝遵崇的人,他甚至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
他去世时,德宗下在上朝,竟然不顾公众场合,当场痛哭流涕,并且立即下诏追赠太师、谥“忠武”。“忠武”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对武将最高的封号,郭子仪当之无愧,也知足矣。
二、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宋代朱虎臣:
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暂时避开了金兵的骚扰,南宋得到了难得和安宁。但备战却是不能担搁的事,为补充军队人才宋高宗很快举行了一次武举考试。
就是这场武举,刷新了一个新的历史记录,新科武状元竟然被一个九岁儿童夺去了。他的名字叫朱虎臣。朱虎臣,江西浮梁人。参加这场武举考试时,他年仅九岁。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殿试。在殿试中他射出十支箭,有九支都命中目标;朝堂上面对满朝文武更是侃侃而谈,讲评《孙子》,推演《诸葛八阵图》,可谓是信手拈来。朝中大臣对朱虎臣赞誉有加,赋予“神童”之名,皇帝钦赐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承信郎虽然只是武官五十三阶中的第五十二阶,但好歹也是正规编制的朝廷命官。特别是对一个九岁的儿童来说,当然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然被世人所称颂,《宋诗纪事》中有程元祜《赠朱童子虎臣》一诗,诗言:“迩来忽得朱虎臣,九岁知兵及古人。仆姑十上九破的,玉帐七书咸诵臆。垒石布作常山蛇,指陈八卦横复斜。天姿安勇亚二子,脑脂壮士应羞死。”
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位史上最小的武状元最后却和“伤仲咏”是一类型的,长大后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也没有留华丽的篇章,史书也没有任何记载,竟然泯然众人矣,当真是可悲可叹也。
三、史上唯一被赐国姓的武状元——明代许泰。
许泰出身于武职世家,他的曾祖父许成是永新伯,祖父许贵是羽林军左卫指挥使,父亲许宁是锦衣卫千户。总之,许泰家三代都在明朝当将军。
也正是因为这样,许泰从小学了一身好武艺。许泰的父亲英年早逝后,他袭承了父职为指挥使, 弘治十七年,明孝宗举办了科考,其中不但有“文举及第”,而且有“武举及第”,这对于许泰来说喜出望外。
许泰于是他前去参加了考试,海选时,武功好、胆量大的他很快入围“武进士”。随后,这些武艺高强的人里选择武状元的时候,许泰不但骑马、射箭表现十分突出,而且答策也答的相当的好,主考官对他赞赏有加,最后他评为了第一名。就这样,许泰摇身一变,成了风光无限的武状元。
许泰中了武状元后,官职当然升了,成了锦衣卫副总兵。许泰也没有辜负领导对他的重视,很快立了很多战功,当时有个叫杨虎的人组织了叛乱,本来都快到京城了,结果被许泰给打败了。就这样,许泰可以说是救了北京城,明武宗感动之下,把许泰收养成义子,给他赐国姓“朱”,提拔到北京城里当官。许泰从此位极人臣,成为史上最为尊贵的武状元。
然而,由于皇帝的宠爱,又有“干儿子”这个特殊身份,许泰开始变得嚣张跋扈,鱼肉百姓。做了很多坏事,人缘也越来越不好。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武宗死后,早已对他不满的大臣们站出来联名弹劾他,把他以前做的坏事都抖出来了,结果可想而知,继位的明世宗没有手下留情,他不但没收了许泰的全部家产,而且把他被流放边凉之地,一无所有、身陷囹圄的许泰最后十分凄惨死在了边境的卫所里。他后死还入选了《明史》里面的《佞幸传》,当真是晚节不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