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拆作业*431*喜乐*0913

R片段:来自《这样读书就够了》第六章—没有你拆不了的书。

确定知识片段之后,拆解理论类图书备课的主要挑战是把观点或理念转化为建议。转化需要3个步骤:

(1)谨慎地理解原文的含义,一定要在上下文中读懂作者的观点,注意不要断章取义。

(2)充分了解作者给出这个观点或理念的背景,同时思考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与作者的背景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3)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对那些处境相同的观点,可以直接应用,给出建议;而对处境不同或已发生明显变化的观点,需要进一步提取观点背后的大原则,然后根据自己的处境给出切合实际的应用性建议。


I便签: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种情况,那就是文字只能活在书上,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任何改变,看完拍着大腿叫“写得真好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过几天回想起来,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看了一本假书!

那么,如何把理论类书籍里那些“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落实成“真的过好了这一生”的行为指南,做到真正的懂为己用,关键在于如何把理论转化为行动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开始:

1.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原文含义,不要断章取义。

2.联系作者创作时的背景,思考比较自己现在的情况和当时作者的情况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3.借鉴实用的部分,提炼和修改不合适的部分,结合自身情况总结行动建议。

A1便签:

1.作为某亲子读书会机构的导读师,我曾经带导过两期育儿读书会,有些问题我很不解,我觉得自己把书上的理论讲解的很清楚了,还结合了自己的实战经验以身示范,可总有人会问我:我觉得书上说的很有道理,你讲的也很好,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办!我当时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她们会有这样的问题,一直到后来我自己也陷入了“瓶颈”:看起来读了很多书,可我自己的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却无法解决,读书会的一个姐姐跟我说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她说读书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生活智慧,我一下子被“生活智慧”吸引住了,我不断的问自己“什么是生活智慧?”紧接着另外一个问题“读书为了什么?”当我终于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时,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拆书帮,我想拆书帮就是著名的“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正确解法———把理论转化成行动,让自己努力和“道理”发生联系,也就是今天原文所说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拆为己用!

2.昨天的作业里我提到数数的方法对妹妹不管用,拆页时我也在思考原因,后来再去读书,发现我忽略了一件事,书里提到要提前和孩子沟通这个方法,而我省略了直接开始数数,我想孩子并没有明白我这么做的原因。就像今天原文中所说的出现了断章取义的情况。

A2便签:

1.牢记没有拆不了的书,如果觉得拆书难,大概是因为你并没有把理论成功和自己发生联系。

2-1准确理解原文含义:重新和孩子们沟通,说清楚我数数的原因和具体表达的意思。

“妹妹,东西在哪里拿的还要还回去,不能扔在地上,如果下次你又忘记这么做了,妈妈会通过数数的方式提醒你。就像这样(演示一遍过程)妈妈这么做不是生气和惩罚你,是为了提醒你做正确的事情,我希望你配合妈妈,谢谢。”

2-2原文里讲的是孩子有情绪不能自控时的做法,而我觉得妹妹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情绪故意为之,而是习惯养成的问题。

2-3保留数数提醒的做法,但是用更平和的态度和语气引导孩子。(如16拆A2便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