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很不听话,刚四岁就开始不配合,他是不是有病啊,或者是我们在他小的时候,对他要求太少了,关注不够,反正挺担心的。
现在的孩子都很不听话,习惯于挑战家长,似乎已经没有青春期了,刚入学就开始拿起尊严和自主,向家长发起冲击。
孩子越大便越不听话,好像是上辈子的冤家,歪理邪说整得头头是道,胡搅蛮缠起来没完没了,反正是有了孩子便没了清静。
这是前段时间,我在公园闲逛时,听到的一段对话,关于孩子听不听话的,至于他们提出的一些策略我还是不转述了。
因为我认为孩子不听话,如果具体的来看很多时候没有什么,我们要的是一个温温顺顺长大就杀掉的羊,还是一个驰骋人间拥有无限未来的王,我想根本就不用讨论。
为什么我们让孩子六点起床,他就不可以早一点,习惯固然重要,可是能够活成他自己更加重要,顺其自然也就可以奇迹出现。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不听话首先来自于家长,就是听话应该算一种控制,还有一些先入为主的高高在上。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孩子老是拖拉,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拖拉,于是他的家长就不厌其烦的说,结果这个孩子更拖拉了。
终于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当这个家长再次就拖拉指责孩子的时候,孩子把自己的作业本撕了,说自己以后再也不学习了。
而这个时候就从拖拉变成了孩子不听话,这个家长很委屈的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多么多么听话,理解家长帮助家长,自己倒了霉,遇到了个奇葩。
如果我们留心一点,到处都是听不听话的争执,家长的好意似乎都是通过听话传递出来的,他们的那些话语都应该算作至理名言立身之本一般。
不听话说明孩子有主见,想尝试,家长不如多点蹲下身子,让孩子产生价值感,能够体验到自我成就的幸福,把选择和控制交给孩子。
人都是这样的,别人越让做什么,自己便越不想做好,相反自己积极主动的渴望和需求,却能够出人意料的制造奇迹。
昨天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些孔子学院的外国人,虽然已经十七八岁,但是却可以在两三年时间里,百分之八十可以学会非常流利的汉语表达。
因为他们对神奇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兴趣,他们也希望了解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的日新月异,于是他们也开始不听话了,很多孩子都是自己走进孔子学院的。
拿破仑听话吗,邓稼先和陈景润呢,就连大家都熟知的马云和仰视很久的比尔盖茨,不也是不听话的吗。
听话只是庸才的表现,如果我们不想培养一个庸才的话,就不要说“乖,听话”,不要用我们的话语来绑架孩子。
请每一个家长朋友都想一想,你敢确定自己所要求的都是对的吗,如果换一个环境,他还对吗,十几年过后呢。
谁也不敢保证,我们所说的就是金玉良言,那么就不要逼迫孩子必须怎么办,只要在道德上,只要没有影响其他人,请不要让孩子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