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方小小的院落。院子里时常拉一根绳子,每到周末晴天的时候,妈妈便会把家里的被子搭在绳子上,被子的影子透过窗户打在家里的墙上。记忆中,天空总是透明干净,阳光慷慨洒脱的把被子里里外外晒的蓬松松、暖烘烘。晚上,我钻进被子里,把头整个埋进被窝,一股好闻的味道就会溜进鼻子,妈妈说,这是太阳的味道。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自然的味道,我蜷缩在被窝儿里,使劲的闻着这种让人舒服的气味儿,闭上眼睛,仿佛白天的疲惫都被阳光的味道驱散了。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我也成了一个小女孩的妈妈。这个和我相隔了29年时空的小女孩,却很少能看到蓝色的透明天空、和煦温暖的阳光。窗外总是一片灰白的天空,云仿佛也被灰色吞噬了。目之所及的灰色让季节、天气、时间都失去了意义,仿佛世间又退变成了一片混沌。小女孩只能躲在家里,打开妈妈买的空气净化器,过滤掉家里浑浊的空气。玩具玩腻了,就看看动画片,动画片看烦了,就吃点零食。这样一天又一天,等着窗外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明亮起来,盼着太阳还能轻松的穿过玻璃窗照在床上。但是每天早晨醒来,向窗外望去看到的还是灰茫茫的一片。
当了妈妈以后,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水果要买不打农药的,蔬菜要吃有机的,喝的水要过滤的,衣服要环保舒适的。唯独空气没办法,灰色的、夹杂着复杂成分的空气变成了坚固的墙,把阳光挡在了外面,也把自由安全的呼吸变成了奢望。每个雾霾天气下的孩子变成了囚禁在家中的可怜虫。
其实他们的父母也同样可怜。雾霾的天气下依然要冒着交通风险通勤,公交因为雾霾晚点、港口因为雾霾无法作业、带上口罩憋着气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肺不受到伤害。
大家都恨死了日复一日灰色的天空、雾茫茫的天气,整个城市就像走到了末日,人们不得不接受自然的审判。
也许是我们的工业经济走的太快了,才让一场又一场的雾霾像一群巨兽对我们的生活攻城略地。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着工业化带来的便利而又对环境的破坏缺乏戒备心。当窗外已经变了颜色,当阳光不再温暖床上的被子,我们才发现这样的日子不是偶尔一天,而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又或者是整个冬季。
终于我们害怕了。意识到这样的日子不是忍着忍着就能过下去的,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还要生活在这片天空下,而这片天空已经被糟蹋成这样,怎么能说是给了孩子最好的。 我们掀起了一场运动,一场保卫战。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上线环保设备,在公路上洒水,在工地上盖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放上监测空气质量的机器,政策层层落实,责任落实到人。
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有人破产、有人失业,也有人犯法。在这场雾霾攻击战中,人们只能忍痛放下手里的营生,看着GDP的数字一路下滑。
但是天空真的慢慢恢复了颜色,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多了起来。在风来过的日子里,窗外的夜空竟然能清晰的看到“眨眼”的星星。
我们对待这个世界,像个埋头写字的小学生,总是要涂涂改改,反复擦改反复练习才行。走错路,发现走不通,然后走回来,重新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走。
我家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相信有一天,她也会成为妈妈,拉开窗帘,让窗外的阳光照进来,为自己的孩子晒一床暖烘烘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