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站台广场,举目望向平常搭车的地方,没有见到停靠的绿色中巴车,也没有看到跑动着手里拿着对讲摇人的阿姨,有的只是空寂。
过了那个点儿,就没有那个店儿!可我得赶紧回去呀,不然起了个大早,图啥!
“走吗?帅哥,镇平?”
喊我的吗?回头看去,是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个40岁左右的女的——还没等我反应,她接着喊到“跟客车一个价儿,十块”——不知道是因为价格,还是基于女性的和善,或者两项都有,我拉开了车门,坐了上去。
车子往前走,她边说,捎不上人,我坐的可是“专车”——她是去镇平接人,然后回南阳市。起初我还在怀疑:为什么不在镇平叫车,而要在南阳市区叫,舍近求远,有钱烧的吗?她说,有些人就是这样,习惯了!
“帅哥,帮忙喊喊,看看那两人是不是去镇平嘞?”
我去,这是要给“上帝”派活呀!
女人没有讲生活的不容易,也没有抱怨经济下行,只是说“帮忙”,平白坐个“专车”的我,怎么好拒绝!
“走不走?镇平”——声音里带着害羞,听到的人选择无视。
“再喊喊……”
“镇平了,镇平了,走不走,哥?”
……
去的自然会上车,不去的,礼貌的给你摇摇头,不礼貌的眼睛里透漏着嫌弃和烦!
人,很快凑齐,车子也不再留恋地离开市区。一路上,女的该说说,该笑笑,车子开的稳当却不失速度与激情。
出门在外,防着点儿,防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