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流淌的故事》是杨越岷老师的新书。杨老师出过很多书了,散见于各种报刊的则更多。我的印象中,杨老师是记者,是学者的作家,他的新闻作品没有看过,但他的文史文章是看过一些的。
这本新书,副标题是嘉善历史文化随笔,很清楚,写的还是嘉善历史,一直是杨老师的强项。不同的是,他把这些文章定为文化随笔,有别于工工整整的学术文章。也就是说,比较随意,比较可读。
杨老师的这本书,分三辑,辑一夏河流淌的故事,所收文章均与夏河有关,写记忆中的夏河,写夏河沿岸的风物,写夏河的历史故事,写夏河的美丽,写夏河的沧桑……对于夏河,杨老师多次用了一个词:诗意。他对夏河怀有特别的情愫,“夏河确实是一个蕴含诗意的名字,是一条流淌许多故事的河道,更是一个富有沧桑历史感的古老村落。”他对嘉善“西北角”的人文景观有所积累。他对夏河是有偏爱的。“与其说是寻古探幽,还不如说是在打捞旧时的乡愁。”他说,因为我与“夏河”有一种缘分。
杨老师把夏墓荡和分湖看做是文人湖。是令人神往的诗意栖居地。他说,历代文化名人,包括他们的后裔在此聚族而居,不但在夏河沿岸地区留下了许多诗情画意的古村落景致,也形成了嘉善“西北角”独特的历史文化。他提出了重建夏河沿岸美丽乡村的构思。
在他的笔下,夏河沿岸的风物让人难忘。他写分湖紫须蟹,写葫芦,写陶庄的黄雀,写鲈鱼。还写夏墓荡和分湖的喜鹊,写撩拨乡愁的鸣叫声。
“前湖山色近如何,环碧桥头几度过。不是吕周诗思好,夏湖风月为谁多。”杨老师引用了南社诗人周芷畦的诗,他说,这是一条诗歌飘逸的河流。一条充满欢乐的河流。
夏河,流淌诗意,流淌乡愁,流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