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脊髓炎: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脊髓炎是一种由于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累及脊髓灰质或白质所引起的炎性病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从病因来看,感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等病原体感染,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脊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像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脊髓组织;此外,外伤、血管病变等也可能诱发脊髓炎。
脊髓炎的症状表现多样且严重。运动障碍方面,初期可能有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发展为瘫痪,严重影响患者行动能力;感觉异常也很常见,如肢体麻木、刺痛,对温度、触觉感知减退,有的患者会出现束带感,仿佛被绳索捆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同样不容忽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排便障碍,如尿失禁、便秘,皮肤营养障碍,易生褥疮,还可能有出汗异常等表现。
诊断脊髓炎需综合多方面信息。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发病前是否有感染、疫苗接种等情况;进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评估运动、感觉、反射等功能;借助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查看细胞数、蛋白含量等指标是否异常;同时,脊髓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脊髓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对诊断具有关键作用。
目前,脊髓炎的治疗主要是减轻炎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药物治疗上,急性期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减轻脊髓炎症水肿,同时配合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反应;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对于存在感染因素的患者,会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康复治疗也不可或缺,在病情稳定后尽早介入,包括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作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进食;还有语言和吞咽训练等,全方位助力患者康复。
脊髓炎虽然严重,但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通过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患者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重新回归正常生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