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Q要结婚了,但新郎不是那个从大学到毕业都一直你侬我侬的同届校友。
没有劈腿,没有小三,甚至也没有父母反对。他们就那样分手了,彼此删了对方的微信,再无往来。
毕业后Q的男友就考了公务员回到了家乡,期间两人一直异地恋。Q的男友经常是在Q加班加到头晕眼花吐槽工作真特么累的时候,趁机说服Q跟他回去结婚。而这时的Q却异常清醒语气坚定地说,我努力从小城镇走出来,如今让我回去,我是断然不肯的。而另一方面Q也在说服男友回杭州,反正机会多,不怕找不到工作。哪怕租房子结婚我也愿意。可Q的男友说,大城市的房价太吓人了,工作压力太大,而我在家乡这边工作稳定清闲,有车有房,生活几乎无忧。
两人最终没办法达成妥协,在毕业一年后,和平分手。Q的男友没几个月后就结婚了,据说还是奉子成婚。Q从共同好友的朋友圈里看到前男友的结婚照,潸然泪下。
“说不难过肯定不是真的,毕竟在一起那么多年。但是我们城市观不同,终究没办法一起前行。就算现在一个人的日子很苦,我并不后悔。”Q咬咬牙说道,眼神里满是坚定。
我常在想,那些从校服到婚纱尽管期间辗转几个城市的爱情终能修成正果,是不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又或者毕业就分手的校园情侣,是不是因为怀揣都市梦,甘愿放弃爱的人?
❤️
硅谷教父Paul Graham在《市井雄心》一文中开头就道出:伟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负的人。在城市里徜徉时,就能感觉得到。城市在通过几百种方式向你传递着信息:你能做得更多;你应该再努力一点儿。
大城市的魔力也许像斯蒂芬妮 ·丹勒(Stephanie Danler)在处女作《你要像喜欢甜一样喜欢苦》中描述的那样,当餐厅的总经理问她为什么选择来纽约,她回答:我没有无穷尽的选择,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地方,大到足以容纳如此之多肆无忌惮、漫无边际的欲望。
又如最近热播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中的绫自述的那样,我一定要去东京,在东京的机遇像石子一样遍地都是,不管是怎样机遇的石子我都能拾起。
如果你问我,上海这座城市到底哪里吸引你?我的回答是,包容。它不仅容纳了我这样的怂货,还接纳了那些欺负你的恶人。
我在杭州读的大学,毕业后顺利留在了杭州。那时候有一个在上海工作了很多年但最终选择把家安在杭州的同事对我说,你该去上海看看,去到繁华地段的写字楼上班,感受下大都市的氛围,然后再做选择。其实早在毕业之际就对上海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但总是怯于迈出第一步。
再后来总有同事“怂恿”我,你英文出身的,你该去上海看看,外企多,机会多;甚至还有同事说,你看你走路跟赶着去投胎似的,跟我们这座悠闲的旅游城市太不搭调了,你就应该去上海,那里的人走路都跟飞一样。
毕业一年半后,我真的来到了上海。朋友帮我一起搬家,从郁郁葱葱的杭州街道一路开到高楼林立的上海,我能感觉到一路上不同城市的能量磁场,钢筋混泥土构造的城市摩登但似乎少了点温情,可是却又让你感觉到无形的推动力。那是我第一次深切地感觉到,原来每座城市跟人一样,都有各自的脾气。
❤
“到底是在大城市乘风破浪,还是在小城镇苟且偷生”如同一个永生论题,总是让人津津乐道。但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最好的选择,不过是结合自身性格个性,做出了当下的决定。
有一次,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从家乡来上海出差,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便是,上海让我感觉很恐慌,我走在路上都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特别紧张。事实上,我好像只要走出老家,去别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他的这种恐慌我也有过,那是我每次回老家时,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让我浑身不自在,感觉自己格格不入。我后来跟身边几个同样离家的朋友聊起来的时候,他们都说每次回家明明自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人,却一时间好像成了“外来仔”。我直到后来才慢慢想明白,原来每座城市都有她的脾性和气质,呆的时间久了,那种脾性和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如同夫妻在一起久了会有夫妻相,朋友在一起久了会高度默契一样,城市带给你的影响温柔而又深刻。渐渐地,你身上带着的原始脾性一点点在抹去,你和后来选择的城市契合度越来越高,所以当你回到原来的城市时总有些许的不适感,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总有摩擦。
正因为城市有脾气,所以总有因为“脾气不和”让你产生逃离念头的城市。身边好些在上海呆了五六年的朋友接连离开了,原因大同小异:我好像怎么努力都没办法融入这个城市。
也有些在我们看来在大城市生活得十分艰难的人,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却依旧充满希望地走下去。
我总在想,有些人,他们好像天生适合生活在大城市。
❤
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大城市高人一等,小城镇苟且偷生”一说,人在潜意识里已经做了最忠于自己的选择,即使身处大城市,但内心恐慌以及深处纷杂人群无所适从的不适感,早就昭示了你迟早会回到那个温暖舒适的小城镇。而留在小城镇也没什么不好,成熟的交际圈,稳定的资源,是成就你的最大优势。
我们这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合适的东西,大到城市,工作,婚姻;小到衣服,口红,包包。
而你只有尝试过千百种生活滋味,才会留下你最喜欢契合度也最高的那一味。
Paul Graham最后也鼓励大家“年轻时最好多挪几次窝。如果你壮志在胸,就得反复试验去哪里生活。你要是在一个城市过得很自在,有找到家的感觉,那么倾听它在诉说什么,也许这就是你的志向所在了。”**我们都是在潜意识里心甘情愿选择了一种自觉风险最低遗憾最少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你当下的选择都是经过自己允许的。
**
愿你也能像我的闺蜜Q一样,找到城市观相合的那个他/她,在共同喜欢的城市里,风雨与共,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