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了罗胖讲的关于香港电影史的主题分享,引发我了的一个思考,电影界、互联网行业、投资、做人、做事、学习、孩子成长每件事的完成都会有它的一系列过程,必须按步进行,即使你侥幸跨越了一个阶段,迟早要补上这个阶段,俗话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也告诫我们,做什么事都需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步步为营。正如吴军老师说的上帝喜欢笨人,做什么事都急不来,得一步一个脚印。
就拿孩子的成长来说吧,之前看过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对其提到的孩子各个阶段的敏感期尤为好奇,但现实中的一次次育儿经历让我对孙老师的观点不得不佩服至极,看过之后,还极力推荐给周围的其它的有学龄孩子的爸妈。
书中讲到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生命的密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受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都会关注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当孩子顺利经过一个时期后,其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以前我觉得这件事很神奇,最近在学习了洪兰老师的脑科学后,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人的大脑的发育水平所注定的。比如儿童时期的视觉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自我意识产生的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模仿敏感期、执拗敏感期、审美和完美的敏感期、色彩敏感期、婚姻敏感期、性别和出生的敏感期、身份确认的敏感期等等以及随之到来的青春期,这些阶段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而且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逾越的,只有顺着这些时期一步一步来过。而当父母的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在孩子出现一些状况时不至于抓狂,不至于不知所措,而且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顺畅,家庭和睦美满。
上个月大学同学聚会,其中一个女孩的话更加印证了这个答案,她介绍说她自己在青春期的时候并不叛逆,是典型的乖乖女,父母说什么都听,包括自己的人生大事:大学学的专业、工作单位的选择、婚姻,都是父母说了算,自己执行就是,没有考虑过自己喜不喜欢,到了婚后生了小孩也基本上是父母管。在周围人的眼里,自己应该是一个特别幸福的人,工作好,又体面待遇又好,事情也不多,老公又有颜值又多金又顾家,但自己就是觉得不快乐,迟来的叛逆到底还是来了,自己天天沉溺在娱乐场所,喝酒抽烟样样来,每天夜归是常事,自然婚姻也不保了,关键还是她主动提出不想过了,认为那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过的,父母劝、朋友劝都不顶用,活生生地把一桩好的婚姻耍没了。到现在大家问她:”后悔吗?“她说:”不后悔,如果现在让我来选择,我还会这么选!“纠其原因,她说,我以前一直没有真正地为自己活,我要为自己活。当然,后来她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她自己也总结,人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每个阶段都要经历,即使现在没有经历,这一课将来也会补上的。
是啊,我们无须太多虑,该来的总会来,要放平心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