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鸟啾啾鸣声中睁开眼,透过没有窗帘的窗棂望出去,对面山尖开始雾气聚集、飘移,起身,数家屋顶开始散出炊烟。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简单的早餐后从南极洛村乘坐村人驾驶的越野车上山,其实,昨晚我们已从泥流滚滚的澜沧江边一路爬升至了与对面山上的云等肩平齐的高度。车出村子即见草木葱郁,很多草本白花高度直逼车窗。很快景观就发生变化,山路两边出现得几人合抱的巨树,冷松枝干上挂的松萝比在其它地方看到的更长更飘逸。
据说南极洛山顶有十三个湖泊,我们要做一次环湖徒步,能一次看尽其中的九座。山路最初是由一个铅锌矿开辟的,现在矿脉已尽,但路留下来,使得更多的人们有了一窥南极洛秘境的可能。
上山的路有四十三道拐,因为傈僳族司机的口音,我听成了“四十三度拐”,而且觉得描述精准,因为每一拐都像“之”的那道斜线,能一把轮打过来的地方少之又少。车在拐弯处前后挪移的空隙,我们赶紧拍照,林间升腾的云雾告诉我们仙境越来越近。
车过一号湖二号湖,车里的人就开始抑制不住地兴奋,杜鹃花后冷松树下,两汪在雨雾中愈发显得深幽的湖水就在白色的烟气中浮现。三号湖又叫“中国湖”,因为从某个角度看去,湖的形状像极了中国地图。那里,就是我们徒步的起点。
虽然已经六月下旬,但山上雪未化尽,给了大家多一份欣喜。上山还好,一路湖光山色,野花遍地,海拔提升至4000以上似乎难不倒大家。
然而,翻过垭口往下走时,积雪让路途变得有些惊险。一位同伴没踩稳,咕噜咕噜顺着雪坡就往下滚,如若不是前面的同伴扔掉相机回身挡住她,即便当地向导立即冲下去想拉住她,她也有可能会一直滚到山下的湖边。有惊无险,但大家不禁都更加小心翼翼地下山。
下了雪坡,大家忽然都走不动路了,不是因为后怕,而是因为眼前所见让人抬不起脚。
别处杜娟或已凋零,南极洛的杜娟却正开得热烈。白色,红色,粉色,紫色,或贴地点缀苔藓类植被,或俏立枝头嫣然绽放。树形很是奇特,本该温柔的偏是一副遒劲模样,令人印象深刻。
在4000多的海拔高度上徒步不算易事,但收获美丽的喜悦能压倒一切不适和疲累。如果要给云南秘境排个名,我一定推举南极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