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婕然布桐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中,提到了“你-信息”和“我-信息”的说法。这是书中教授给我们的一种有效应对孩子的工具。
01 “你-信息”和“我-信息”定义
你-信息:以“你”作为谈话的主语,一般是一个命令、一个威胁、一个拒绝信息。它们会排斥孩子的性格,轻视他这个人,粉碎他的自尊,强调他的不足,对他的个性下一个评判。
我-信息:以“我”作为谈话的主语,由3部分组成,不可接受的行为+感受+实际而具体的影响。发送“我-信息”的目的在于改变孩子的当前行为。
其中无效的对抗方法是:“你-信息”;有效的对抗方法是“我-信息”。
大多数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一天后很累很疲惫,回到家里孩子要求陪她玩,你是否很不耐烦地跟她说过:“你怎么这么烦?别一回家就缠着我,作业写完了吗?”(你-信息)
接收到类似的信息后,孩子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他们会有一种自我否认感,觉得爸爸或者妈妈不喜欢自己,自己是个经常给家长添麻烦的孩子,长此以往的相处模式,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从此影响她的性格,也就影响了她的一生,这么说并不为过,性格确是可以决定命运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能在不让孩子感受到指责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呢?
我们可以这样说:“妈妈今天很累,不太想动,如果我再不休息一会就没有力气做饭、做家务、讲故事了。”(我-信息)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理解到自己提出让妈妈陪玩会影响到妈妈休息,她内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愧疚感,然后乖乖地自己去玩,留给妈妈一定的休息时间,就像我们在平时如果意识到打扰到别人了会感觉不好意思一样。
02 要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一位父母未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我-信息”就会失去对孩子的影响力。
比如,书中例举了在一次PET课程上,一个母亲讲述了家庭中有两个男孩,一个8岁,一个2岁,8岁的孩子用网球拍用力地敲弟弟的头以致破皮流血的事情。
老师跟妈妈原景重现,老师扮演8岁的哥哥,妈妈还是自己的角色。
妈妈:“哥哥,我不喜欢你打弟弟。”
此时老师表示很震惊,说:“弟弟的头已经被打流血了,你就只是如此微弱的反应么?要表达你的真实感受!”
这时妈妈说到:“哦,我怕得要死,怕弟弟的小脑袋被打裂;我确信我看到他的头在流血”。
我们要把强烈的情感放在“我-信息”中,让这条信息能够符合你真实情感的强度。“我-信息”才能发挥作用。
03 如何向幼儿发送“我-信息”
可能这时小月龄宝宝的父母就有所顾虑了,孩子还不会说话,如何利用“我-信息”工具呢?
其实1~2岁的孩子已经能很清晰感受到家长的情绪变化了,知道父母是否喜欢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将“我-信息”以行为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比如:当孩子执意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温柔而坚定地把他抱到我们认为安全的地方。
04 使用“我-信息”工具遇到问题怎么办?
很多父母反应孩子无视自己“我-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父母首次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因为人们总是不喜欢承认自己干扰了另外一个人的,孩子也包括在内。
当第一条“我-信息”无效的时候,我们要发出第二条“我-信息”表示强调和“我并不是闹着玩的”的态度,第二条信息要更加明确、强烈、声音更大,或表示更多的情绪。
对于幼儿来说,面对重复做“危险行为”的孩子,也要重复保持友善而坚定地行为抱孩子到安全的地方,用情绪和行动纠正孩子的行为。
运用
我家叮当小朋友现在正处于长牙期,喜欢咬人,已经给姥姥的前胸和后背分别印上了2个月牙,妈妈的大腿也未能幸免,昨天我在厨房做辅食,突然听到姥姥“啊,又咬我,小坏孩儿”的声音,我急忙跑出去,看到小朋友脸上布满了笑容,觉得这是一件趣事,张着小嘴还跃跃欲试,我正苦恼不知道怎么去应对这种情况。
今天回家试试“我-信息”工具,他如果再咬人,就温和坚定地把他抱离腿上,不说过于激动的话,不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咬一次,抱离一次,试试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