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总是对的吗

最近朋友发消息惊呼:比特币跌了一万多美金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也吓了一跳。后来一想,一万多美金还不到20%的跌幅,对于有过每天50%上下震荡,曾经跌掉过90%的过去来讲,真的不算什么。后来一看导致其下跌的原因不过是马斯克的一篇twitter,说由于比特币能耗大,所以特斯拉不再接受比特币支付。

马斯克这么说并不意外,毕竟特斯拉的标签就是环保,他也一直在批评传统汽油车的能耗高。比特币挖矿能耗超过很多国家的新闻也出现过多次。相比于之前芒格对比特币“不道德”的批评来说,这次算是落了实锤,而且出自原来力挺比特币马斯克之口,再加上这一年的巨大涨幅,导致这样幅度的下跌也算情理之中。

不过值得思考的倒是“能耗”到底是不是比特币致命弱点。毕竟节能减排现在是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传统工业被颠覆的主要原因。

这件事还有一段历史可以追溯。

2017年的时候,新闻报道过有的地方挖矿导致用电紧张,朋友据此认为这个行业不能长久。当时我的观点是作为一种金融系统,传统银行所消耗的能源要远远大于比特币挖矿。试想一想,那么多银行不仅每天用电,光建造那些银行大楼,银行人员出行都消耗了大量能源。而一个不更改的账本就可以完成其主要功能,相对而言不仅能耗小,而且效率高。

如今我的观点有了改变,数字货币并不能完全代替银行,世界不会因为有了比特币就不再需要银行。但就算如此,我想全球的电子支付能耗也是巨大的,但人们不会因此就回到纸币支付的时代。总而言之,提高效率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像汽车取代马车。

马儿吃草,汽车耗油。后者的能耗要大很多,但人们可以更快的到达目的地,而且不必被马粪淹没。哪怕是如今汽油车要被电动车取代,也并不是说汽车---- 这个事物就要消失,而是它迭代了,升级成了更好的汽车。我们现在可以用智能系统,互联网,电池做到共享出行,可以提高汽车以及能源的使用效率了。

如果将来有一天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得以实现,人类建立了每天往返火星的火箭航班,那时的能耗可能比现在全球的航工业加起来的能耗还要大。但人们不会因此而抱怨,反而会将其视为人类文明的重大里程碑。

不过光以上两点还不足以解释全部。因为汽车和电子支付已经正式了其实际的价值,而比特币并没有把效率提高到可以替换原有系统。

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

那时我们还在做“网络生存大挑战”,看一个人只用互联网购买生活必须品能生存多久。这在如今没有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如今的人们如果离开了网络,估计一天都难以忍受。

那时人们对互联网也提出过许多质疑,比如有什么,比如网瘾。

那时候人们在互联网上除了可以浏览网页,就是泡BBS,或者打游戏。至于发明它的初衷----科学家交换数据,其使用量于其他应用比起来完全可以忽略,而且也有电话或传真这样的工具可以替代,互联网对世界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到可以颠覆电话系统的地步,哪怕如今电话也依然存在。

互联网当初是少部分对技术狂热的人推动的,因为人们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发展起来的。并不是因为功利,计划,和基于原有技术的预期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规律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

当初搭建互联网的时候,人们买服务器,铺电缆,买电脑都比以往消耗了更多能源,而且多数的时候并没提高效率,产生可测量的正向价值。甚至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网瘾“而发愁,批判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对网络安全的顾虑持续了很多年,甚至现在还是人们担心互联网的重要原因。但这都没有影响到互联网的生存,它还在发展,并且触及到人们生活的更多层面。

还是同样的那句话,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而且将来也会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这证明了能耗并不是阻碍事物存在的本质原因,而初期的高能耗不会成为它的致命伤。

这样一分析,心情更放松了。世界仍在变化,不确定的事情很多,但有些是确定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1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43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10,413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