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电脑里也放着两三年不会看几次的照片,保存者名为改天看的各种经典电影?你的印象笔记、简书账号里也收藏了各种可能会用得上的,想学习的文章?买了很多视频课程,却总也想不起来看?kindle里各种电子书,手机里的阅读软件一大堆,电子书从几十到几百本?
恩,不用怀疑了,你犯了跟我一样的松鼠症。身边有个朋友,买了几箱子的书,你以为他很喜欢阅读吗?不,除了小说,他是个轻度阅读障碍患者,能很快看完的除了小说。但是他仍然乐此不疲,一到促销就把持不住。除此之外,他还买了得到上七八个专栏,跟小伙伴一起众筹。刚过去的喜马拉雅知识狂欢节,他又买了几个音频课程。
为什么我们有保存知识,储存资料的习惯呢?这得从我们学生时代说起,上课时如果没有做笔记,又不小心走神,课下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干瞪眼,很快忘记或者根本想不起老师讲的内容,而保存笔记呢,就可以避免这一情况,做到能够自主安排时间来复习。我们这一学习模式又不断的由考试来强化,一句话,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
再深究下去,应该会关联到人类储存粮食的本能,延伸到了对信息经验的保存上,让人类学家去研究吧,在这不做讨论。
学生时代,我们学习的信息其实是很有限的,一节课或者一单元的内容甚至只讲一个概念。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稍后学习,去回看保存的资料。现在的情况还跟学生时代一样么?
看一组数据:
据社会学专家预测,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相当于过去2000年产生的知识总和;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将比现在增加3-4倍;到2050年,目前我们掌握的知识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即知识在急剧膨胀。
我们接触到的知识已经不局限于通用知识,而是扩充到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原来一样,先保存再回看的方式来处理知识,就好像冷兵器一样,已经不能适用这个知识急剧膨胀的时代了。盲目的保存知识,不能让我们更有力量。
我们误以为保存信息就是学习,沉迷于浅层浏览,保存信息,理所应当的给记忆减负,还用有空再看安慰自己。保存真的不是学习。学习分为六个层次:了解、理解、使用、应用、评估、创新。保存知识,连最基本的了解都算不上,怎么能代替学习呢?不要被保存知识的那种虚假的拥有感迷惑,你距离做知识的主人还远着呢!
那些知识需要保存呢?怎么保存才科学呢?
推荐看田志刚老师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
好吧,人家本没想写安利的,文章逻辑出了点儿问题,没理顺。看清楚逻辑有问题的,在下面评论,我给你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