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发现,家里的老人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围着你转的呢?可能就是那句“你不在家,我们俩就随便吃点”……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回家,没和爸妈说,吓了他们一跳,还以为出什么事了,他们俩正在吃饭,桌上只有一盘青菜,两个煎蛋,配一锅粥。这我不在家,吃得也太随便了吧!我妈见我回来了,还起身去做我爱吃的菜了。
广州的一个朋友也说,每次给她爸妈打电话时,爸妈都会说在家做了什么什么好吃的馋她。有一次,她想给爸妈一个惊喜就偷偷回家了,看见饭桌上只剩下一两碟冷清的小菜,这和电话里爸妈描述的吃香喝辣一点儿都不一样。她妈妈解释说,你不在家,我们吃什么都行,所以就随便做点,我们吃的还是蛮好的。
出门在外,难得回家。家中的老人平常吃饭难免对付一顿了事,唯独当儿女都回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找到吃饭的意义。父母在家吃的肉类、蔬菜和主食难免比例失调,久而久之,肠胃或者身体难免冒出各种小毛病,对家中老人的饮食习惯我们是时候注意了。
那么,老人应该怎样科学饮食呢?总的来说,应以清淡为主,少量多次喝水,控制忌食的摄入,适当加餐和适当补充营养剂。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均衡饮食,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
饮食的精髓在于平衡和多样化,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满足老人对所有营养素的需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至少吃够12种食物,每周至少吃够25种。
其中,谷类、薯类、杂豆类每天吃够3种,每周5种;蔬菜水果类每天4种,每周10种;畜、禽、鱼、蛋类每天3种,每周5种;奶、大豆、坚果类每天2种,每周5种。可以用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色彩搭配等技巧来实现食物多样化。
02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蔬菜水果是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老人们要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的摄入量最好能达到每天一斤,水果至少半斤,其中一半为深色果蔬。
03肉蛋和大豆不能少,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
老人往往因为食欲下降、饮食习惯以及“怕胖”等原因,动物性食物吃得少,这不仅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还有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如铁缺乏,而这两种营养素都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等瘦肉是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主要来源。鱼、蛋、奶类、大豆及其制品等也富含优质蛋白质,老人可以适当多吃。
04粗粮细做,保证膳食纤维摄入
老人肠胃蠕动减慢,再加上此次疫情期间活动量减少,因此便秘的几率大大升高。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富含膳食纤维,比如糙米、大黄米、燕麦、芸豆、红豆、绿豆、红薯、土豆、山药等。
05食物充分加热煮透,保证食品安全
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热煮透,以保证食品安全。建议老人多采用煮、蒸、炖、烩、烧、焖等方法,并适当延长烹饪时间,饭菜煮软烧烂,以便于进食和消化。
以上几点,是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提醒和帮助父母去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的,此次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老年人的饮食更要注意!与年轻人相比,老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抵抗力也随之下降,需重点做好防护。刚好疫情只能宅在家,也该轮到我们去“唠叨”父母了。
父母常说,你在外过得好,是我们最大的慰藉。而于子女而言,能留住父母的健康,是我们向着未来勇往直前最大的动力。趁着疫情期间,也可以跟爸妈拜师学几道拿手菜,亲手做给爸妈吃,那种满足感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