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认为想要白天有精神工作学习,每天一定要保证起码七八个钟头的睡眠才可以,睡得多了,自然就有精神了。不过,自从3月22日践行早起写作这一习惯以来,改变了我对睡眠的一些看法。
1、白天是否有精神,不仅仅取决于你晚上的睡眠,也取决于你对白天准备做的事情是否有期待。假如你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了期待,那么,惰性一来,就容易用睡眠来逃避,并且,还容易产生这样的借口——“我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才睡多一点”
2、睡眠不是唯一,有时候也不是最好的休息方法。对于体力劳动者,停下来睡觉,让身体各项“硬件”得以休息,这是必要的,而对于脑力劳动者,重要的是让“软件”得以休息,这时候,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也可以得到休息,例如进行半个小时的锻炼、、冥想或者收拾办公桌等等,只要头脑放松下来,同样可以达到休息的目的和效果。
3、白天的午睡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一旦超过40分钟,进入深度睡眠,这时候,就比较难起床。午睡,仅仅只是一次中场休息,其实,只要放空意识15~20分钟,打盹一会,就能够很有精神面对下午的学习和工作。
4、借助冥想快速入睡,提高睡眠质量。一个月前,关注了“轻松冥想”这个公众号,下载了15分钟的午休深度放松与休息冥想指导音频,每次午休听一听,可能不到5分钟,我就睡着了,我一直不知道音频后面指导语说了些什么,只是对前面5分钟让身体彻底放松的指导语很熟悉。自从尝试了冥想,我就难以割舍。冥想可以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着时间占在床上时间的比例。
5、最后,可能反而是最重要的一点: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日程安排,让生活充满期待。充实的工作学习,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一个因素,反过来,高质量的睡眠又能促进白天的工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