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绘制(原创文章)
作者:屈沛寧
一.如何阅读
1.在阅读一张思维导图时,应当从这幅导图的中心图开始阅读。首先要理解中心图所描绘的内容或所表达的含义,然后阅读分支。在阅读分支时,应当先阅读大分支(一级分支),再阅读小分支(次级分支)。在阅读大分支时,如果作者标出了每一分支的顺序,则按照作者的顺序阅读,如未标出,通常由右上角的大分支开始顺时针阅读。小分支则一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阅读,请注意作者标注的箭头和备注信息。
2.思维导图分为三种,一种叫全图思维导图,一种叫做全文字思维导图,还有一种叫做图文并茂思维导图。其中最易记忆的是全图思维导图,因为它能最大限度的使用一个人的全部脑功能。而最易绘制的则是全文字思维导图,但是在记忆方面不是特别方便。较为中和、使用频率最多的是图文并茂思维导图,这种导图易于绘制,且对提高记忆效率有显著功效,使用最为频繁。
二.一张思维导图的主题
1.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要注意其中心图。中心图是一个思维导图的核心,因此在绘制时一定要注意讲中心图画的最显眼,颜色最鲜亮,以此可以更方便的记忆。中心图一定是图形,如果必须使用文字(暂时难以使用图像表达)也可以采取美化文字或使用花体英文等方法来表现。
2.其次,要注意思维导图的分类与分支。分类及一张思维导图中心图周围直接围绕的大分支,也就是所谓的一级分支。这一级分支是对思维内容的最大概括和分类,一般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而分支一般指第二级或随后的第三四次级分支,统称次级分支。这些较细的分支就像树上的细树枝一般,帮助我们条理思路清晰思维内容。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每一个分类(大分支)都有必要使用一个单独的颜色,且随后的小分支与外围线都应当使用同样的颜色,方便记忆。
三.一张思维导图的内容
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代码。代码是节省空间又能形象准确的表达我们要表达的意思的好伙伴。经常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代码替换文字可以大大提高你的记忆能力,以及一张思维导图的整体水平。常见的代码包括将厘米替换成cm,将千米替换成km这类英文单位代码,或某些自己编出的代码。如有些同学喜欢用@代表邮件,用¥代表金钱等。
2.只使用关键词(key word)。在思维导图的记忆、工作模式中,一定要遵循“文字与线性信息越少越好”这一原则,以保证思维导图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作为“图”所带来的完美的记忆效果。我们要学习将一句话或几句话浓缩、精简成一个词或几个词。举例说明,如果我们要将正方形的数学判别方法:“既是菱形又是平行四边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表示在一张图上,我们可以绘制一个次级分支:正方形,随后在它后面绘制两个更次一级的分支:菱形、平行四边形。随后用箭头将这两个关键词链接并标明:同时。即可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3.学会使用箭头。在思维导图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就是我们常常使用的箭头。在思维导图中箭头可以随意弯曲,只要能起到链接相关信息的作用即可。在有些时候,箭头也起到标注信息相关内容的作用。在我们的思维导图进阶、大师班课程中,你也可以试着使用箭头来使你的思维导图更加像一幅完美的艺术品。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学习只是为了让它变得更美。
四.一张思维导图的整体构思与布局
1.纸要横放。绘制思维导图最理想的纸张是A4打印纸。其大小足够你施展拳脚的同时也不至于造成太大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我们的纸资源,一般情况都鼓励大家将纸横放。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可以使用笔记本等任何纸张绘制思维导图,如果你愿意彩绘在墙壁上当然也可以,但是千万别说是我教你这么做的(在你掌握大师级思维导图绘画技巧之前)。
2.请使用数字标注出有逻辑顺序或较难直观看出顺序的分支。为了方便其他人更快的读懂你的思维导图,或者方便你自己在日后再次看到这张思维导图的时候能一眼知道应该怎么看,请你使用数字标注出每个分支的顺序(通常只标大分支)。这里不要求一定是阿拉伯数字,也可以是罗马数字,或者①②③④⑤这样都可以。
3.思维导图的布局需要有整体观念,要考虑各个角落的信息量和信息的重要程度,要合理分配各种信息在导图中的位置,确保布局合理、美观。
4.加入一定的个人风格。
五.一张思维导图的线条细节
1.思维导图线条一定要中央粗,越往外约细。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一样,中间的主干要粗一些,周围的枝干就会相对细一些。这样做便于我们的大脑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东西区分开,确保逻辑关系的正确。
2.要保证线条链接线条。不应出现缝隙或断开处。各个分支之间应该注意二级分支保持平行,以维持美观和实用(便于记忆)。
3.线条的长度等于词语的长度,这样可以保持词语与线条基本是“一体的”即可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效果。
4.使用外围线拥抱各个分支。外围线的颜色应当与分支颜色一致,这样使思维导图更加直观清晰,也更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