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和闺蜜张延玲的关系,也是极有缘分的。
记得我刚调入新单位第一次期中考试,就是和她分在一个考场监考的。那时我刚买了一个新手机,新鲜感促使我不由自主的在监考过程中取了出来,我想更快熟悉里面的功能,刚好校长和领导们一起过来巡视,延玲赶紧用咳嗽声提醒我,还好,没被当面挨批。
最初延玲留给我的印象,我认为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脚上经常穿一双高跟鞋,上身很多时候穿着半大的黑色或蓝色的风衣,走起路步伐小而有力,浑身散发着青春般的活力。最有个性的还是她的发型,不染不烫,不变的短发,发质垂感度超强,更衬托出她的果断干练。
和延玲成为好朋友,是在16年的春季,那时候我轮岗刚回原单位,报名学驾照,又改教我二十几年来没有教过的数学课。正好,数学课上午居多,下午倒给我腾出好多看书的时间,碰巧家中刚买回余华的几部小说,我最先读完《活着》,偶尔一次在办公室里和延玲谈起了这部小说,才了解到她也喜欢看小说,于是我把看完的小说带给她。真好!这回有人交流读书感悟了。看完后,我俩交流小说的故事情节,探讨对主人公的看法。在持续不断的交流中,我们不知不觉的成了书友。
就这样,我俩共同看完了余华的四部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看完,交流、探讨……思想和看法有时竟不谋而合,一天一天过去,书友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一次,从另一朋友的口中,了解并看到了大冰的一本书《乖,摸摸头》。捧起书,看到大冰写的小说,跟其他作家都不一样,无论是格式上,还是故事风格上都非常的吸引我。这本书看完,我迫不及待的把书分享给书友延玲。接下来我们又一起分享了大冰的另外几本书,《好吗好的》《阿弥陀佛么么哒》《我不》《你坏》。继续看,我们同时喜欢上李佩甫的几本小说《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我们俩边看边交流,越交流越投机,就这样,我们由亲密的书友变成了闺蜜。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相约一同晨起锻炼,一起散步、逛街、看电影、聊天,我俩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多,渐渐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更成了生活中的好闺蜜。
16年5月6日,我的驾照拿到手,我俩开始相约晨起锻炼,我们和其他几位同事找到两位教练老师,他们耐心的教我们健身气功,我们坚持认真学习锻炼,学会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又学会了《大舞》、《三十二剑》。我们一起参加比赛,继续切磋学习功夫扇、太极杖,我们快乐的参与锻炼、养成了晨起的习惯。从此,晨炼成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天,她突然问我:“你说,我俩是怎么成了朋友的?”
“自然而然就这样了呗!”我毫无防备,脱口而出。
成为朋友,变成闺蜜,这是自然而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过多的过去,没有刻意的维持。
每逢下午无课时侯,也是我和闺蜜约会的时光,我俩一起相约荆山公园,彼此分享快乐,彼此分担烦恼,我们俩之间没有过多可隐藏的秘密。上山路上绿树相伴,小路同行,心情愉悦。春暖花开,伊滨公园相约同行,花开烂漫,倾心而谈,那是愉快的、难忘的时光。公园里交心细谈,一路慢行,也成了我与闺蜜的幸福生活。
看电影也是我俩浪漫的约会时光,一起看了《情圣》《前任3》……骑个电动车带着闺蜜逛街,闺蜜搂着我的腰,头贴靠我的背上,边骑边聊,边聊边笑。“好想就这样睡一觉。” “那就睡呗。”看我俩个,像不像小情人似的粘糊。
轮到哪一天值班,一天没碰见,一到晚上,我们就开启聊天模式。我发一句:
“亲,”
“在,想我了!”她秒回我。
你一句,我一句,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一个多小时。聊天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并不开视频,可是我们彼此都能感受对方的表情,那是洋溢在脸上的笑容,那是流露于心底的幸福。聊天也成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看书,锻炼,逛街,散步,看电影,聊天组成了我和闺蜜幸福生活的主旋律。朋友不在多少,知心就好,她就是我那个最知心的朋友。鞋要合脚,人要合拍,她也是我那个合拍的好闺蜜。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们俩憧憬不远的日子里能去很多地方旅游,我们幻想有个茶馆能小憩、漫谈………
有个朋友,有个知心朋友,有个闺蜜朋友,真好!
幸福生活有你,是真好!!!